[发明专利]一种运用望远镜寻找野生胡蜂及蜜蜂蜂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5212.8 | 申请日: | 2016-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0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金元 |
主分类号: | A01K57/00 | 分类号: | A01K57/00;A01M5/00 |
代理公司: | 红河州专利事务所 53102 | 代理人: | 朱跃平 |
地址: | 661100 云南省红河哈***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用 望远镜 寻找 野生 胡蜂 蜜蜂 蜂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运用望远镜寻找野生胡蜂及蜜蜂蜂巢的方法,属于野蜂资源利用和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瞄蜂是门大学问。千百年民间就有瞄蜂的习俗,尤其在云南民间较为流行,这种习俗源于两方面,一是兴趣爱好,通过获取胡蜂蜂蛹宴请朋友。二是获取野蜂蜂蛹或者蜂蜜拿到市场上交易赚钱。找到蜂窝要么于夜间迁养在村前屋后,要么一火了之,取走蜂饼,遇到蜜蜂或挖开蜂窝取蜜走人。但民间瞄蜂技术单一,常用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肉眼跟踪寻找法,即用食物引诱野蜂采食或者直接到野蜂采食地等候采食蜂起飞,然后,跟踪其飞往什么方向,再到什么方向去寻找蜂窝,也有在采食蜂的蜂腰栓上蜂标进行跟踪寻找的。但这些方法由于人的视力有限,很难跟到蜂娘(野蜂成蜂的俗称)落窝,其中,放蜂标跟踪法较为麻烦而且大多因蜂娘飞得较远,或翻山或被树林遮挡而失去目标,因此,多数只能判断一个方向或者大概位置,寻找起来较为吃力,效率低下。第二,借助早晚斜射光瞄蜂法,即借助早上太阳出山或者下午太阳西下时的斜射光观察空中飞行的蜂娘,在有蜂娘出进的地方去寻找蜂窝。但这种方法时间短,早晚可利用的最佳时间各为一个小时左右。第三,望远镜辅助瞄蜂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望远镜被普遍运用,或者旅游观光,或作儿童玩具,也有部分人运用望远镜瞄蜂,但多数人不懂使用的方法和技巧,有的戴上望远镜会感到头晕眼花,有的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用望远镜观察蜂路,再沿着蜂路去找蜂,也有的用望远镜逐片逐片地观察,在发现有蜂娘出进的地方去找蜂窝。这些方法虽然有一定效果,但由于缺乏科学的使用方法,速度慢,效率依然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野资源的控制和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运用望远镜寻找野生胡蜂及蜜蜂蜂巢的方法,该方法在无雨情况下,从早到晚,天黑前就能快捷、安全地到找到野生胡蜂或者蜜蜂的蜂巢,以获取蜂蛹、蜂蜜、或者将蜂巢迁养他处以人工饲养,达到控制野蜂种群数量,避免野蜂过多致人伤害事件,以此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出的这种运用望远镜寻找野生胡蜂及蜜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如下步骤:
(1)搜索蜂娘,在野生胡蜂或者蜜蜂途经的可疑区域,将望远镜对向天空,让镜头视野边缘紧接着前方树梢或者山体轮廓上沿移动,来回搜寻飞行的蜂娘,以确定该区域有无蜂娘路过;
(2)镜头视野中出现蜂娘后,锁定目标跟踪,直到目标消失;
(3)记下目标消失点位置和附近参照物;
(4)人工搜索目标消失点及周围区域,判断出目标消失点是蜂巢还是采食点;
(5)当步骤(4)的判断结果为蜂巢时,结束搜索,对蜂巢实施利用,当判断结果为采食点时进行下一步骤;
(6)于采食点处观察蜂娘采食情况,待蜂娘衔食起飞后用望远镜跟踪它,直到目标落窝或者消失;
(7)记下落窝点或者目标消失点位置及附近参照物;
(8)核实步骤(7)的落窝点,找到蜂巢,结束搜寻,或者在目标消失点周围区域重复步骤(1)-(4)直到找到蜂巢。
步骤(1)的时间为每年的夏秋两季,望远镜置于地势较低处,由下向上对向天空,左右来回扫瞄搜索。
步骤(1)用望远镜搜索时,也可以选择地势较高处,以早或晚斜射阳光或者云雾、清雾背景从上至下进行扫瞄。
通常情况下空中飞行的蜂娘大多是出巢或者返巢之蜂。其蜂窝不在一边就在另一边。其中,胡蜂出巢蜂动作轻巧,飞得高,速度均匀而规范,呈抛物线飞行,飞行到末端,即飞行到采食区上空时,会打“之”字路线飞行;返巢蜂动作稳重,飞行高度无规律,有高有低,速度均匀而缓慢,有的还能看见嘴里衔着食,弯着腰,除遇到大风或者衔食过重外,一般不打之字路,直奔蜂巢。
蜜蜂体型小,飞行速度快,但均匀。出巢蜜蜂体轻,灵活,相对飞得快,喜欢边飞边打之字路。返巢蜂,体重,相对飞得慢,直奔蜂窝,线路飞得相对较直,一般不打“之”字路,只有在落窝前会不断打“之”子以控制飞速,准确降落,因此,在有蜂窝的地方会有蜜蜂乱飞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金元,未经杨金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52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曝气功能的钓鱼桶
- 下一篇:集成水管的植株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