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夜光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5462.1 | 申请日: | 2016-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5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谢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F21V3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00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夜光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杯子,具体地说是一种夜光杯。
背景技术
市面上现有的杯子大多都没有照明功能,夜间人们如果想要喝水就必须打开室内照明灯,但是室内照明灯的灯光太强,光线对人眼的刺激很大,导致人无法看清周围的景物,因此不便于人们夜间喝水。
申请日为2009年4月22日,专利号为“200920021490.8”的中国专利“夜光杯”中提到在外层和内层之间充有荧光液,但是由于杯子碰撞将荧光液混入水中被人喝下就十分危险。
申请日为2010年8月27日,专利号为“201010265515.6”的中国专利“夜光杯”中提到在杯体外壁在嵌有夜光颗粒,但是常用夜光颗粒的耐温性和耐湿性很差,而且发光时间较短。
随着LED技术的发展,相比于传统夜间照明灯,现有LED灯具有体积小,能耗低,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安全低电压等一系列优点。
申请日为2015年7月6日,专利号为“201520475749.1”的实用新型专利“杯子”中提到LED电路板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散光溶液,来使LED的反光更加均匀,但是由于杯子的碰撞可能致使外壳,内胆导致人眼不可视的破裂,散光溶液流进水里,影响了杯子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夜光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夜光杯发光时间短,发光不均匀,以及杯子安全性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夜光杯,包括圆柱形杯体和设置在杯体上的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采用凹透镜结构,在杯体的底部设有杯底,且杯底采用凹透镜结构,在杯底的底部设有防水贴膜,在杯底的下部设有隔热底座,且隔热底座与杯体通过对应的螺纹连接;在防水贴膜与隔热底座之间设有极体麦克风、ARM控制器、驻极体麦克风前置放大电路、电源装置和一组LED灯;且LED灯、驻极体麦克风、ARM控制器、驻极体麦克风前置放大电路均与电源装置连接。
进一步,在杯体的上部设有过滤网。一组LED灯是8个LED灯,均匀分布在隔热底座上。
本发明中,杯体采用凹透镜设计,在杯底的底部设有防水贴膜,在隔热底座上有与杯体对应的螺纹,用来连接隔热底座与杯体。杯底采用凹透镜设计,防水贴膜与隔热底座空出一定空间来放置LED灯,极体麦克风,ARM控制器,驻极体麦克风前置放大电路,以及电源装置。在杯底和隔热底座的空隙处,可以安装8个LED灯。
当人夜间想喝水时,只要对着杯子方向说句话,驻极体麦克风感应到语音信号,经过驻极体麦克风前置放大电路将信号放大,输入ARM控制器,ARM控制器根据输入的信号来控制LED的亮灭。当光线从杯底射出时,经过杯底凹透镜和杯体凹透镜的双重散射,使得LED发出的光线束更好的发散,从而不刺激人眼,杯子在夜间发光的效果看起来更加舒适。电源装置采用电池,安装电池的时候,只要拆卸掉杯底的隔热底座就能安装,十分便捷。如果杯底由于碰撞产生破损,吸附在杯底的防水贴膜,就能很好的防止水往下漏,降低了LED灯烧毁的可能性,增加了杯子的安全性。LED灯具有发光时间长,功耗低的优点,延长了夜光杯在夜间发光的时间。
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夜光杯安全性差,发光时间短的问题,采用LED技术,降低了功耗,延长了杯子夜间发光的时间;能够解决现有夜光杯光源光束集中,夜间光线刺激人眼的问题,采用凹透镜设计更好的发散光线,夜光杯在夜间发光,使人看起来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杯底底部空隙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夜光杯,包括杯体3,提手1,杯体采用凹透镜结构,在杯体的上方设有过滤网2,在杯体的底部设有杯底8,且杯底采用凹透镜结构,在杯底的底部设有防水贴膜9。在杯底的下部设有隔热底座5,且在隔热底座上有与杯体对应的螺纹7,用来连接隔热底座与杯体。杯底8采用凹透镜结构,防水贴膜与隔热底座形成的空间4来放置LED灯,极体麦克风12,ARM控制器13,驻极体麦克风前置放大电路14,以及电源装置15。
在杯底和隔热底座形成的空间4处,安装8个LED灯11,驻极体麦克风12,ARM控制器13,驻极体麦克风前置放大电路14,以及电源装置15。LED灯11,驻极体麦克风12,ARM控制器13,驻极体麦克风前置放大电路14均与电源装置15连接。
当人夜间想喝水时,只要对着杯子方向说句话,驻极体麦克风感应到语音信号,经过驻极体麦克风前置放大电路将信号放大,输入ARM控制器,ARM控制器根据输入的信号来控制LED的亮灭。当光线从杯底射出时,经过杯底凹透镜和杯体凹透镜的双重散射,使得LED发出的光线束更好的发散,从而不刺激人眼,杯子在夜间发光的效果看起来更加舒适。电源装置采用电池,安装电池的时候,只要拆卸掉杯底的隔热底座就能安装,十分便捷。如果杯底由于碰撞产生破损,吸附在杯底的防水贴膜,就能很好的防止水往下漏,降低了LED灯烧毁的可能性,增加了杯子的安全性。LED灯具有发光时间长,功耗低的优点,延长了夜光杯在夜间发光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54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