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氟氯吡啶酯和吡氟酰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5994.5 | 申请日: | 2016-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0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美;高兴祥;李健;房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3/40 | 分类号: | A01N43/40;A01P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朱云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吡啶 吡氟酰草胺 除草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除草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小麦田的一种含有氟氯吡啶酯 和吡氟酰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全国种植面积 达3000多万公顷,约4.5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2%-30%,约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0%- 27%,小麦总产量约1亿吨,达到粮食总产量的22%(吴明荣等,2013,农药)。小麦是我国主要 的商品粮和战略储备粮品种,在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中具有重要地位,发展小麦生产对我 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据全国杂草普查资料报道,我国麦田杂草种类 有200多种,草害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的30%以上,损失约占小麦总产量的15%。因此麦田 杂草防治是小麦种植的重要工作之一。
除草剂是目前麦田杂草防治的常用措施,对促进小麦产量提高和节约种植成本具 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除草剂的长期、大面积推广应用,农田杂草化学防除存在杂草抗性、种 群演替和药害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影响小麦的丰产与丰收和后茬作物的安全(魏友海,湖北 农业科学,2011.4)。目前,麦田中常用药剂存在一些弊端。如磺酰脲类除草剂苯磺隆、苄嘧 磺隆用量过高和过晚使用会对后茬作物花生、大豆造成药害。苯氧羧酸类除草剂2,4-滴丁 酯、二甲四氯钠盐用量过高和施用不当易造成作物药害产生漂移可对附近的双子叶作物产 生药害。
长期使用单一除草剂防除会导致敏感杂草数量下降,不敏感或是恶性杂草数量上 升,引起杂草群落发生变化。在除草剂单一使用的冬小麦产区,麦田杂草群落发生了严重的 变化,猪殃殃、泽漆、婆婆钠、荠菜等多种除草剂均难于防治的恶性杂草逐年增加,且严重影 响了小麦作物产量的收获。
吡氟酰草胺,CAS号83164-33-4;英文名称Diflufenican;英文同义词dff、Kwarc、 Couger、Brodal、Canyon、Legato、JAVELIN、FENICAN、B38544、FR1078;中文同义词吡氟草 胺、2,4-二氯-2-(Α,Α,Α-三氯氟间苯氧基)-3-吡啶酰苯胺、2',4'-二氟-[2-(3-三氟甲 基苯氧基)]-3-吡啶酰苯胺、2’,4’-二氟-2-(α,α,α-氟甲基间苯氧基)-3-吡啶酰苯胺; CBNumber为CB4370925。吡氟酰草胺是一种酰胺类除草剂,在杂草发芽前后施用可在土表形 成抗淋溶的药土层,在作物整个生长期保持活性。当杂草萌发通过药土层幼芽或根系均能 吸收药剂,吡氟草胺具有抑制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作用,吸收药剂的杂草植株中类胡萝卜素 含量下降,导致叶绿素被破坏,细胞膜破裂,杂草则表现为幼芽脱色或白色,最后整株萎蔫 死亡。死亡速度与光的强度有关,光强则快,光弱则慢。吡氟酰草胺在冬小麦芽前和芽后早 期施用对小麦生长安全。若在芽前使用,大麦与黑麦轻度敏感,但芽前施药时如遇持续大 雨,尤其是芽期降雨,可以造成作物叶片暂时脱色,但一般可以恢复。冬麦比春麦安全,春播 谷物上,芽后前期施用比芽前施用安全。如茜草科(猪殃殃、西洋茜草),玄参科(婆婆纳),堇 菜科(三色紫罗兰),苋科(苋菜),石竹科(繁缕),唇形科(黄鼬瓣花),锦葵科和蓼科植物。相 反,对伞形科(胡萝卜)和菊科的一些属,几乎无效。
氟氯吡啶酯,英文通用名halauxifen-methyl。美国陶氏益农公司于2014年4月10 日取得93%氟氯吡啶酯原药临时登记,登记证号为LS20140138,毒性微毒。氟氯吡啶酯 (Halauxifen-methyl)是一种吡啶甲酸类除草剂。氟氯吡啶酯是合成生长素类除草剂中芳 基吡啶酸新化学类型中的首个产品。它模拟了高剂量天然植物生长激素的作用,引起特定 的生长素调节基因的过度刺激,干扰敏感植物的多个生长过程。氟氯吡啶酯用于芽后阔叶 杂草防控。含有氟氯吡啶酯的除草剂可通过防除部分抗性杂草,例如猪殃殃、繁缕和大麻类 杂草进行抗性管理。此外,氟氯吡啶酯可通过微生物在环境中快速降解,为后续作物种植提 供较大的灵活性。对反枝苋、苘麻、黄颖莎草具有较好的防效。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镇,土地集中化程度提高,小麦 田杂草防治对除草剂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高效、低毒、低残留、后茬作物危害小是目前除草 剂研发的重要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59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