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压伤口治疗组、伤口敷料及伤口敷料的制造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46503.9 申请日: 2016-03-15
公开(公告)号: CN107185056A 公开(公告)日: 2017-09-22
发明(设计)人: 谢万达;郑功钏;谢万亿;姚南光;苗罗华;吴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 上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M1/00 分类号: A61M1/00;A61F13/00
代理公司: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5 代理人: 黄威,佛新瑜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信***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伤口 治疗 敷料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伤口敷料,特别是一种结构连续且具有流体导向性的伤口敷料;本发明还包括该伤口敷料的制造方法以及应用该伤口敷料的负压伤口治疗组。

背景技术

负压伤口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是目前最有效、应用最广泛、治疗费用相对便宜的积极性伤口治疗方法。此疗法可促进细胞增生与血液循环,在临床上对于慢性溃疡伤口,如糖尿病溃疡、压疮溃疡、静脉性溃疡等的愈合成效显著,更能扩大应用至烧烫伤、严重创伤、手术创伤等急性伤口。

在施行负压伤口疗法时,除了能产生负压的机电装置外,还需在伤口上搭配使用具有孔隙的敷料,以使机电装置所产生的负压在伤口充分传递,再通过压差吸引细胞之间组织液流动,促进血管增生与局部血液循环,而孔隙性敷料在收缩过程,也可通过材料应力牵引伤口边界细胞,促进细胞分裂增生以加速伤口愈合。

在临床上常见的孔隙性敷料主要是以PU泡棉(Polyurethane Foam,PU Foam)或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做为基材,在使用时填塞或覆盖于各种不规则构形的凹陷伤口上,然后再用胶膜封闭伤口以形成密闭环境。通过孔隙性敷料的细小孔隙,能有效挤压伤口以刺激肉芽组织增生,也有利于清除伤口渗液和剥离的组织碎片。

有研究者针对孔隙性敷料加以改良,设计出具有流体导向性的孔隙性敷料,以便在无负压供应下能继续导出组织液。如美国专利US8163974、US8460258等均公开了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孔隙性敷料设计,其将材质或孔隙度不同的材料层状迭合而制成,通过不同层材料所提供的渗液传输特性差异,以利于伤口渗液朝敷料外导出。

然而,由于孔隙性敷料在使用上常需要配合伤口形状而受挤压变形,依前述现有技术的结构分层设计,当孔隙性敷料受挤压时,极有可能于各层材料之间产生层状剥离的现象并出现间隙,如此一来将使得该孔隙性敷料丧失对伤口的治疗功能,且容易产生凝血块,增加治疗上的困难。此外,伤口的新生肉芽组织很容易长进传统孔隙性敷料的孔隙内,而与敷料产生沾粘,在更换敷料时容易撕裂新生组织,造成对伤口的二次伤害。据此,现有技术孔隙性敷料亟待进一步改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流体导向性的伤口敷料,通过其连续结构的设计,使得伤口敷料本身不会因为挤压变形而造成结构分层或剥离,并且能提高对不同伤口部位的组织液等的差异化导引效果,给予伤口的不同区域不同的适合愈合条件。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伤口敷料包括用于传递负压的本体,该本体可依照一负压传递特性区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及第三区域,第二区域介于第一区域及第三区域之间,且三者彼此相连而形成一连续结构,其中第一区域的负压传递特性大于第二区域,第二区域的负压传递特性大于第三区域。

本发明的负压伤口治疗组包括密封膜、负压产生装置、流体传输管以及前述伤口敷料。密封膜用于贴附于伤口周边的皮肤表面,以于伤口上形成一密闭空间;负压产生装置作为一负压源;流体传输管用以将负压产生装置产生的负压传递至密闭空间内;伤口敷料设置于密闭空间内,并与流体传输管形成流体连通。

本发明的伤口敷料的制造方法,是应用于制造前述的伤口敷料,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两种以上具有不同负压传递特性的材料;将各材料依一设定顺序注入一模具以灌模成形;自模具中取出一成形材以进行裁切作业;清洗经裁切后的该成形材以取得一伤口敷料成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负压伤口治疗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伤口敷料的示意图。

图3为应用本发明的伤口敷料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应用本发明的伤口敷料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伤口敷料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 负压伤口治疗组10、10a 密封膜

20负压产生装置30 流体传输管

40、40a伤口敷料41、41a 本体

411、411a第一区域412、412a 第二区域

413、413a第三区域5、6伤口

51、61 皮肤表面A密闭空间

S1~S4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各种态样与实施例仅为例示性且非限制性,故在阅读本说明书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畴下,也可能有其他态样与实施例。根据下述的详细说明与权利要求书,将可使这些实施例的特征及优点更加彰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65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