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不孕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47660.1 申请日: 2016-03-16
公开(公告)号: CN105641599A 公开(公告)日: 2016-06-08
发明(设计)人: 刘学键 申请(专利权)人: 烟台市华文欣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9064 分类号: A61K36/9064;A61P15/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4003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不孕症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不孕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不孕的医学定义为一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性生活正常而没有成功妊娠。主要分为原发不孕及继发不孕。原发不孕为从未受孕;继发不孕为曾经怀孕以后又不孕。不孕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影响10%-15%的育龄夫妇。

不孕症的发病原因分为男性不孕和女性不孕,首要的病因诊断依次是:排卵障碍、精液异常、输卵管异常、不明原因的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其他如免疫学不孕等。另外因素是宫颈因素,包括占所有宫颈因素超过5%的宫颈狭窄。女性不孕主要以排卵障碍,输卵管因素,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为主,男性不孕主要是生精异常及排精障碍。

中医药为我国的传统瑰宝,其在治疗不孕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治疗理论。中医运用辩证论治法治疗不孕症,根据证型对应方剂加减治疗。肝郁气滞—逍遥散;瘀血阻滞—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痰浊内停—苍附导痰汤;湿热内蕴—知柏地黄丸;宫寒不孕—温经汤;肾阳不足—右归丸;肾阴亏虚—养精种玉汤、左归丸、二至丸。血虚不孕—四物汤,若气血不足则可使用圣愈汤、归脾汤等。

中国专利号为201310305942.6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不孕症的中药,该药物由以下原料制得:熟地20g、山药20g、山萸肉15g、枸杞子15g、茯苓15g、白芍15g、女贞子15g、紫河车15g、黄精15g、肉苁蓉15g、首乌15g、菟丝子15g、郁金10g、虫草0.5g。该药物在治疗不孕症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所用药材紫河车来源窄,肉苁蓉为名贵药材,药物成本较高,适用性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不孕症临床治疗药物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不孕症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药物成本低,在治疗不孕症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不孕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23-30份,巴戟天18-26份,丹皮15-19份,泽兰15-21份,延胡索13-18份,砂仁8-14份,木香10-15份,枸杞10-16份,熟地黄8-15份,杜仲9-14份,淫羊藿7-12份和甘草6-15份。

优选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30份,巴戟天26份,丹皮19份,泽兰21份,延胡索18份,砂仁14份,木香15份,枸杞16份,熟地黄15份,杜仲14份,淫羊藿12份和甘草15份。

优选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23份,巴戟天18份,丹皮15份,泽兰15份,延胡索13份,砂仁8份,木香10份,枸杞10份,熟地黄8份,杜仲9份,淫羊藿7份和甘草6份。

优选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艾叶26份,巴戟天22份,丹皮17份,泽兰20份,延胡索16份,砂仁11份,木香13份,枸杞15份,熟地黄12份,杜仲11份,淫羊藿9份和甘草9份。

相应的,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下述步骤:

步骤(1)、按本发明中药组方称取各味中药材;

步骤(2)、将艾叶、巴戟天、丹皮、泽兰、延胡索、砂仁,分别粉碎,混合后加药材总重量7-11倍量的浓度为65-75%的乙醇,浸泡6-12小时,回流提取2-3次,每次2-5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浓缩至55-60℃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浓缩液,备用;

步骤(3)、将木香、枸杞、熟地黄、杜仲、淫羊藿、甘草分别粉碎,和步骤(2)所述的滤渣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6-9倍量的水,煎煮2-3次,每次1-3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55-60℃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浓缩液,备用;

步骤(4)、将步骤(2)和(3)中制得的浓缩液合并,混合均匀,继续减压浓缩至55-60℃相对密度为1.30-1.35的稠膏,即为中药浸膏;

步骤(5)、添加适当的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将步骤(4)所得中药浸膏制成临床需要的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或散剂等中药成品制剂。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所用中药材的性质特点:

艾叶:本品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味辛、苦;性温;归脾、肝、肾经;散寒止痛,温经止血。

巴戟天: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味甘,辛;性微温;归肝、肾经;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丹皮: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味苦、味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市华文欣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市华文欣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76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