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膜法回收催化剂洗涤液中NaY分子筛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8736.2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2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东大智汇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5 | 代理人: | 李海峰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催化剂 洗涤液 nay 分子筛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法回收催化剂洗涤液中NaY分子筛的工艺。
背景技术
催化剂生产企业每年要排放大量的催化剂洗涤废水,这种催化剂洗涤液含有大量的NaY分子筛,它的组成通式是Mx/n.mH2O,具有由SiO4和AlO4四面体结构单元组成的空间立体结构。NaY分子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直接排放不但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现有的处理方法有沉降、板框过滤、离心分离几种,这些方法有很多缺点和问题:
1、沉淀法使用较为广泛,但由于催化剂洗涤废水排放量大,悬浮物沉淀不完全,导致催化剂流失量大,利用率低,沉淀后的废水无法直接排放,还需要后续工艺处理解决;
2、板框过滤设备规模庞大,用水量非常大,劳动强度巨大,分离率只有60%左右,分离不彻底,滤过液还需要后续工艺处理;
3、使用离心机分离效果较好,但由于废水量巨大,导致设备规模庞大,能耗等运行成本非常高,经济效益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膜法回收催化剂洗涤液中NaY分子筛的工艺,效率高,成本低。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膜法回收催化剂洗涤液中NaY分子筛的工艺,其包括步骤:
a.催化剂洗涤液在循环储罐中达到一定容积后阀门自动开启;
b.催化剂洗涤液经管道过滤器后泵送至三级并联、每级又有三个串联的共九个膜组件单体组成的膜过滤设备,进行分级过滤,三个串联的膜组件单体的膜孔径分别为0.5μm、100nm和80nm;
c.所得浓液经出料管路由反冲器中压缩空气送入主管路,经循环泵将浓液送回催化剂洗涤生产工艺,循环使用NaY分子筛催化剂,所得渗透液澄清透明,作为生产工艺用水循环使用。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a中,催化剂洗涤液在储罐中达到70%的储罐容积后阀门自动开启,由传感器进行储罐内热源液的体积进行监控并自动控制阀门开启。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b中,操作压力为0.3MPa,浓缩倍数为3倍,膜面流速4.5m/s,平均通量42L/m2/h,操作温度为50摄氏度。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催化剂洗涤液中NaY含量为500-1000mg/L。
本发明提供的膜法回收催化剂洗涤液中NaY分子筛的工艺,效率高,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膜法回收催化剂洗涤液中NaY分子筛的工艺,其包括步骤:
a.催化剂洗涤液在循环储罐中达到一定容积后阀门自动开启;
b.催化剂洗涤液经管道过滤器后泵送至三级并联、每级又有三个串联的共九个膜组件单体组成的膜过滤设备,进行分级过滤,三个串联的膜组件单体的膜孔径分别为0.5μm、100nm和80nm;
c.所得浓液经出料管路由反冲器中压缩空气送入主管路,经循环泵将浓液送回催化剂洗涤生产工艺,循环使用NaY分子筛催化剂,所得渗透液澄清透明,作为生产工艺用水循环使用。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步骤a中,催化剂洗涤液在储罐中达到70%的储罐容积后阀门自动开启,由传感器进行储罐内热源液的体积进行监控并自动控制阀门开启。步骤b中,操作压力为0.3MPa,浓缩倍数为3倍,膜面流速4.5m/s,平均通量42L/m2/h,操作温度为50摄氏度。催化剂洗涤液中NaY含量为500-1000mg/L。
本发明采用的陶瓷膜在催化剂分子筛与洗涤液的固液分离中主要采用错流过滤方式。需分离催化剂洗涤液在循环侧不断循环,特定规格的膜表面能够完全截留住NaY分子筛催化剂,同时让反应产物透过膜孔渗出。由于流体流动平行于过滤介质表面,使过滤阻力大大降低,从而可在较低的压力下保持较高的渗透通量,使过滤操作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使浓缩液中催化剂固含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东大智汇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东大智汇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87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循环式防腐自动补水系统
- 下一篇:三辊矫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