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碱玻璃纤维组合物、耐碱玻璃纤维及耐碱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8964.X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3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岳云龙;吴丰年;屈雅;常紫圆;陆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3/06 | 分类号: | C03C13/06;C03C3/087;C03B37/02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组合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碱玻璃纤维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高炉矿渣20~66%、粉煤灰0~15%、石英粉20~50%、生石灰0~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碱玻璃纤维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原料锆英粉和纯碱,原料质量百分比组成为:高炉矿渣0~66%、粉煤灰0~15%、石英粉20~50%、生石灰0~17%、锆英粉0~20%、纯碱0~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碱玻璃纤维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炉矿渣为经过预处理的高炉矿渣,处理方式为:预均化,粉磨,过200目筛,混合均化,并在600~900℃的空气气氛下处理2~3h。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碱玻璃纤维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煤灰为经过预处理的高炉矿渣,处理方式为:预均化,混合均化,并在600~900℃的空气气氛下处理2~3h。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耐碱玻璃纤维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碱玻璃纤维组合物的成型温度小于1280℃,其成型温度与液相温度的差大于80℃。
6.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碱玻璃纤维组合物制得的耐碱玻璃纤维,其特征在于,作为玻璃组成,以换算成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比,均含有以下成分:SiO250~70%,CaO10~24%,Al2O30.5~14%,MgO1~7%,Na2O+K2O0~0.8%,TiO20.1~0.8%,铁氧化物0.1~0.9%,其他0~0.5%,其中“0”表示含量无限接近于0而不为0;
所述的Na2O+K2O为二者合量,其中的Na2O、K2O作为玻璃组成,分别在耐碱玻璃纤维中的质量百分比为Na2O0~0.5%,K2O0~0.5%,其中“0”表示含量无限接近于0而不为0。
7.一种由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碱玻璃纤维组合物制得的耐碱玻璃纤维,其特征在于,作为玻璃组成,以换算成氧化物的质量百分比,含有以下成分:SiO250~65%,CaO10~24%,Al2O30.5~14%,MgO2~7%,Na2O+K2O0~15%,ZrO20~15%,TiO20.1~0.9%,铁氧化物0.1~0.5%,其他0~0.5%,其中“0”表示含量无限接近于0而不为0;
所述的Na2O+K2O为二者合量,其中的Na2O、K2O作为玻璃组成,分别在耐碱玻璃纤维中的质量百分比为Na2O0~15%,K2O0~0.5%,其中“0”表示含量无限接近于0而不为0。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耐碱玻璃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iO2的含量为55~65%,进一步优选56.5~62%;所述的CaO含量为15~22%;所述的Al2O3含量为0.5~6%;所述的MgO含量为2~6.5%;含有ZrO2成分的,所述的ZrO2的含量为10~15%。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耐碱玻璃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他为所使用原料不可避免引入的氧化物成分,包括氧化锌、氧化锆和硫化物,其重量百分含量为0~0.5%,其中“0”表示所述氧化物的总重量无限接近于0而不为0。
10.一种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耐碱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的预处理:采用均化场或均化库的方式对高炉矿渣进行预均化,然后将高炉矿渣进行粉磨,过200目筛,混合均化,并在600~900℃的空气气氛下处理2~3h;将粉煤灰采用均化场或均化库的方式进行预均化,之后进行混合均化,并在600~900℃的空气气氛下处理2~3h;
(2)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按照配比称料,混匀,放入耐火容器中,在1450~1550℃熔融3~5h得到均匀澄清的玻璃液,然后调节玻璃液温度到高于成型温度15~20℃,通过漏板或喷射套管拉制成直径≤20μm的纤维,再经过有机物涂敷和并束,得到耐碱玻璃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89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