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鲑鳟类鱼苗的装卸运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9749.1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6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韩厚伟;江鑫;姜海龙;于曰娟;黄绍山;杨伟杰;刘豪;刘学貌;王顺奎;于凯松;胡佳平;孟祥科;吕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2 | 分类号: | A01K63/02;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鲑鳟类 鱼苗 装卸 运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鱼的运输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鲑鳟类鱼苗的装卸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⑴鲑鳟鱼苗提前停食40~60小时;⑵取样称重,根据所述鲑鳟鱼苗的装箱密度,计算出运输箱内的预留水位;⑶向运输箱内加入淡水,至所述预留水位,所述淡水水温≤13℃、水溶解氧量≥8mg/L;⑷用鱼泵将所述鲑鳟鱼苗带水输送至脱水器脱水,从所述脱水器鱼苗出口处出来的所述鲑鳟鱼苗进入所述运输箱;⑸所述运输箱装满后,盖好箱盖,即可出发。本发明缩短了装卸时间,入池后快速恢复正常摄食和生长,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同时又降低了运输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的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鲑鳟类鱼苗的装卸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鲑鳟鱼类为鲑科鱼类,包括鲑亚科和白鲑亚科所属的所有种类。因此,人们习惯将鲑科鱼类笼统称为鲑鳟鱼类。多数鲑鳟鱼类具有洄游性,且行为活跃,是游泳性冷水鱼类,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大西洋鲑为例,自然环境下,每年冬季,大西洋鲑从大西洋逆流而上,洄游数千公里、飞跃瀑布回到出生地繁殖后代,因其淡水中产卵繁殖,海水中长成的特性,使其需要在淡水中培育苗种,待其长至一定规格再转移到海水中养殖。一般来讲,育苗基地需要较丰富的淡水资源,且占用面积较小,而养成基地一般淡水缺乏,与育苗基地有一定距离,因此,鱼苗后期需要通过活鱼运输车由淡水基地转运至海水基地,且装卸环节也需要尽可能避免离水操作,并且尽可能使装卸耗时较短,以免造成损失。
但是传统鲑鳟类鱼苗运输通常采用捕捞活鱼鱼苗或对鱼苗事先进行麻醉的方式进行装卸运输鱼苗。捕捞活鱼鱼苗捕捞困难,用时较长,而且运输密度不好控制,密度大了,会造成鱼苗的机械损伤,如掉鳞、挤压等,密度小,影响运输效率。采用事先对鱼苗进行麻醉的方式,鱼苗进食麻醉剂的量无法控制,用药量大,会影响鱼苗入池后恢复的时间,影响鱼苗正常摄食和生长,降低成活率。而且虽然大规格鲑鳟鱼类可以通过麻醉方式解决长距离的运输问题,但鱼苗对麻醉剂特别敏感,且鱼苗应激反应比较强烈,对麻醉剂量耐受性不尽相同,很难掌握,麻醉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进入海水后很难恢复正常状态,鱼苗运输期间应避免使用麻醉剂。因此,找到一种高密度运输鲑鳟类鱼苗的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鲑鳟类鱼苗的装卸运输方法,缩短装卸时间,尽可能降低对鱼造成的机械损伤,如掉鳞、挤压等,入池后快速恢复正常摄食和生长,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同时又能降低运输成本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鲑鳟类鱼苗的装卸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鲑鳟鱼苗提前停食40~60小时;
⑵取样称重,根据所述鲑鳟鱼苗的装箱密度,计算出运输箱内的预留水位;
⑶向运输箱内加入淡水,至所述预留水位,所述淡水水温≤13℃、水溶解氧量≥8mg/L;
⑷用鱼泵将所述鲑鳟鱼苗带水输送至脱水器脱水,从所述脱水器鱼苗出口处出来的所述鲑鳟鱼苗进入所述运输箱;
⑸所述运输箱装满后,盖好箱盖,即可出发;
⑹运输途中随时检测所述运输箱箱内水温和水溶解氧量,并保持所述运输箱内水温≤13℃,水溶解氧量≥8mg/L;
⑺运抵目的地后,利用叉车将所述运输箱运至海水基地养殖池的鱼苗进口处,所述运输箱出鱼口位于底部,利用重力作用,使所述鲑鳟鱼苗全部流入海水基地养殖池内。
步骤⑵按如下方法计算出所述运输箱内的预留水位:
A、测出所述鲑鳟鱼苗的密度;
B、根据所述鲑鳟鱼苗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比例关系,得出水与所述鲑鳟鱼苗的重量比;
C、根据所述运输箱的底面积,换算出1厘米水位对应的所述鲑鳟鱼苗的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97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