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炼油厂废气一级处理用水洗液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0106.9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8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帮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52;C02F1/54;C02F1/56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82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炼油厂 废气 一级 处理 水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炼油厂废气一级处理用水 洗液。
背景技术:
炼油厂废气主要是从加热炉、烟囱排出,还有通过炼油加热燃烧燃料排 出的尾气,主要污染物为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如果直接将废气排放空气中, 将会直接影响空气质量和污染环境,因此近年来对炼油厂废气的处理和排放 标准日趋严格。目前,对炼油厂废气的处理方法很多,但大多存在处理步骤 复杂、处理工艺稳定性差的问题,导致最终处理后废气的成分含量不同,甚 至部分不能达到排放标准,需要再次处理,从而增加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利用絮凝和吸附原 理最大程度去除污染物的炼油厂废气一级处理用水洗液。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炼油厂废气一级处理用水洗液,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气相白炭黑15-20份、纳米蒙脱石粉10-15份、聚合氯化铝10-15份、羧 甲基纤维素钠8-12份、分子筛原粉6-10份、月桂醇聚氧乙烯醚6-10份、硅 胶粉5-8份、硫酸铁5-8份、葡萄糖苷4-6份、聚丙烯酰胺4-6份、硬脂酸钙3-5 份、硅酸钠2-4份、尿素1-2份、正丁醇100-150份、水800-1000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正丁醇中加入硅胶粉和聚丙烯酰胺,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温处理10 min,再加入硬脂酸钙和硅酸钠,继续回流保温处理5min,即得物料I;
(2)向水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搅拌形成均匀溶 液,再加入葡萄糖苷和尿素,充分混合后于0-5℃下静置8-12h,即得物料II;
(3)向物料II中加入物料I、气相白炭黑、纳米蒙脱石粉、聚合氯化铝、分 子筛原粉和硫酸铁,混合均匀后加入球磨机中,球磨至细度小于50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气相白炭黑、纳米蒙脱石粉和聚合氯化 铝为主要原料,辅以多种助剂制得炼油厂废气一级处理用水洗液,该水洗液 使用方便,只需借助洗涤塔即可对炼油厂废气进行处理,利用絮凝和吸附原 理最大程度地去除废气中的部分有机物,达到初步处理的目的,从而降低后 处理难度和减少后处理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 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1)向120份正丁醇中加入5份硅胶粉和4份聚丙烯酰胺,加热至回流状态 保温处理10min,再加入5份硬脂酸钙和2份硅酸钠,继续回流保温处理5min, 即得物料I;
(2)向800份水中加入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和8份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搅拌 形成均匀溶液,再加入4份葡萄糖苷和1份尿素,充分混合后于0-5℃下静置8h, 即得物料II;
(3)向物料II中加入物料I、15份气相白炭黑、12份纳米蒙脱石粉、10份聚 合氯化铝、6份分子筛原粉和8份硫酸铁,混合均匀后加入球磨机中,球磨至 细度小于50μm。
实施例2
(1)向150份正丁醇中加入8份硅胶粉和5份聚丙烯酰胺,加热至回流状态 保温处理10min,再加入3份硬脂酸钙和3份硅酸钠,继续回流保温处理5min, 即得物料I;
(2)向1000份水中加入1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和6份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搅 拌形成均匀溶液,再加入6份葡萄糖苷和2份尿素,充分混合后于0-5℃下静置8 h,即得物料II;
(3)向物料II中加入物料I、20份气相白炭黑、10份纳米蒙脱石粉、15份聚 合氯化铝、8份分子筛原粉和5份硫酸铁,混合均匀后加入球磨机中,球磨至 细度小于50μm。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 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 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01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