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驱动式可变压缩比活塞连杆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0390.X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6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苏岩;朱振华;解方喜;洪伟;许允;李小平;姜北平;郭淑芳;王耀东;代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75/04 | 分类号: | F02B75/04;F02D15/04;F02F3/00;F16J1/16;F16C7/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2103 | 代理人: | 郭耀辉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驱动 可变 压缩比 活塞 连杆 组件 | ||
1.一种液压驱动式可变压缩比活塞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驱动式可变压缩比活塞连杆组件包括活塞上体(1)、活塞下体(22)、拉伸弹簧(2)、活塞销(14)、连杆(15)、活塞连杆组件内部油路及运动元件、活塞连杆组件外部油路及运动元件:活塞上体(1)与活塞下体(22)中间的圆柱空腔为主油腔(3),单向阀处于主油腔(3)右侧底部,推杆室(8)开口与单向阀小球(6)开口处相连接;
活塞下体油路(11)的油孔、推杆室(8)下端的油孔与活塞销左、右油路(12,13)的上油孔对接,活塞销左、右油路(12,13)的下油孔与连杆左、右油路(16,17)的上油孔对接,连杆左、右油路(16,17)的下油孔与三位四通电磁阀(18)的出口相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驱动式可变压缩比活塞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18)通过电磁铁的通电与断电,改变阀芯的运动方向,从而改变机油进入连杆左、右油路(16,17)的方向。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驱动式可变压缩比活塞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从连杆左油路(16)进入的机油流入活塞下体油路(11),活塞下体油路(11)压力增大使单向阀小球(6)上移,机油进入主油腔(3),主油腔(3)体积增大,使得发动机具有高压缩比。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驱动式可变压缩比活塞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从连杆右油路(17)进入的机油流入活塞销右油路(13),活塞销右油路(13)压力增大使得推杆(7)将单向阀小球(6)上推,机油流出主油腔(3),主油腔(3)体积减小,使得发动机具有低压缩比。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驱动式可变压缩比活塞连杆组件,所述的活塞销(14)内部开出活塞销左油路(12)与活塞销右油路(13)两条油路,两条油路与活塞销(14)表面相交的四个油孔处,各开了一个外凹槽。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驱动式可变压缩比活塞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上体(1)与活塞下体(22)通过拉伸弹簧(2)相连接,克服活塞上体(1)的惯性力,防止活塞上体(1)与活塞下体(22)分离。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驱动式可变压缩比活塞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伸弹簧(2)是上下两端各带有四个连接装置的零件,连接装置是圆弧形平键的一端通过短棒固定在拉伸弹簧(2)的表面,圆弧形平键的另一端面有半球形结构。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驱动式可变压缩比活塞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下体(22)分断面处有与拉伸弹簧(2)相对应的连接槽孔,活塞下体(22)上表面、活塞上体(1)下表面与活塞下体(22)内壁构成主油腔(3),活塞下体(22)上表面右侧开有阶梯孔用于安装单向阀,其中垫圈(4)安装在阶梯孔的大孔中用于固定单向阀,与单向阀对应的方向阶梯孔作为推杆室(8),推杆室(8)底端开孔至活塞孔表面右侧,两阶梯孔接触位置开出活塞下体油路(11),油路出口在活塞孔表面左侧,活塞孔左右端各开有一圈内凹槽。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驱动式可变压缩比活塞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室(8)是阶梯孔形,推杆室(8)内放置推杆(7),由推杆弹簧(9)固定,推杆弹簧(9)处于压缩状态。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驱动式可变压缩比活塞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15)内部开出连杆左油路(16)与连杆右油路(17)两条油路,其中油路入口在连杆(15)小端的内表面的下部,通过连杆(15)杆身,油路出口在连杆(15)大端上部的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03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