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导向伸线机收线盘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0610.9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1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许云兰;陈传辉;陈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钜松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30 | 分类号: | B65H54/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向 伸线机 收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导向伸线机收线盘,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紧凑、缠线不堆集的自 导向伸线机收线盘。
背景技术
伸线机是铜线拉伸延长的必要设备之一,主要由进线机构、伸线机构、排线机构和 收线机构组成。伸线机构和排线机构设置于伸线机机箱内,进线机构一般设置在机箱侧旁, 运行时铜线从进线机构进线,经过机箱侧面的进线孔至伸线机构,再经伸线机构拉伸延长 后,最后收纳在收线机构中。然而目前现有的收线机构在绕线时存在着细线最初缠绕在收 线盘中段,然后从中段往两边的操作,就会发现缠线堆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导向伸线机收线盘,具有结构紧凑、缠 线不堆集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导向伸线机收线盘,包括收线 辊和供所述收线辊穿过的辊筒,所述自导向伸线机收线盘位于上一工序张紧辊的后方,其 创新点在于:所述收线辊过盈配合在所述辊筒上,所述辊筒初始位置时与所述张紧辊相正 对,所述辊筒上设置有带动所述辊筒沿辊筒轴向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 设置在工作平台上,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供所述驱动装置部分置入的导向槽,所述驱动 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的导向凸起,且所述导向槽中注入有润滑油,所述导向槽 中环导向槽四周设置有阻油带。
优选的,所述阻油带为海绵填充层或者毛毡层。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辊筒正下方的基座、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供 辊筒两端分别置入的两个支座、与所述基座相连的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带动所述基座 沿辊筒轴向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导向凸起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该液压缸的伸出轴与所述基座相连。
优选的,所述支座上设置有供所述辊筒穿过的孔。
优选的,所述支座与所述辊筒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基座设置在工作平台上,所述基座与所述工作平台滑动配合。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利用驱动装置带动辊筒实现往复运动,从 而使得细线沿辊筒轴线均衡分布,避免了传统的堆集。驱动装置与工作平台之间设置导向 槽和导向凸起,从而保证驱动装置始终沿着辊筒轴向运动,保证细线缠绕时按照预设的缠 绕路径进行细线的缠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自导向伸线机收线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断面图A-A。
图中:1-收线辊、2-辊筒、3-基座、4-支座、5-驱动模块、6-孔、7-工作平台、8-导向 槽、9-导向凸起、10-阻油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自导向伸线机收线盘,包括收线辊1和供收线辊1穿过的辊筒2,自导向伸 线机收线盘位于上一工序张紧辊的后方,收线辊1过盈配合在辊筒2上,辊筒2初始位置时与 张紧辊相正对,辊筒2上设置有带动辊筒2沿辊筒2轴向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 设置在工作平台7上,工作平台7上设置有供驱动装置部分置入的导向槽8,驱动装置上设置 有与导向槽8配合的导向凸起9,且导向槽8中注入有润滑油,导向槽8中环导向槽四周设置 有阻油带10。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利用驱动装置带动辊筒2实现往复运动,从而使得细线沿 辊筒2轴线均衡分布,避免了传统的堆集。驱动装置与工作平台之间设置导向槽和导向凸 起,从而保证驱动装置始终沿着辊筒轴向运动,保证细线缠绕时按照预设的缠绕路径进行 细线的缠绕。
上述的阻油带为海绵填充层或者毛毡层,利用上述形式的阻油带防止润滑油飞 溅。上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辊筒2正下方的基座3、安装在基座3上供辊筒2两端分别置 入的两个支座4、与基座3相连的驱动模块5,驱动模块5带动基座3沿辊筒2轴向方向往复运 动,导向凸起9设置在基座3上。驱动装置为液压缸,该液压缸的伸出轴与基座3相连。为了便 于辊筒2的定位,支座4上设置有供辊筒2穿过的孔6,为了防止辊筒2与收线辊1之间发生相 对转动,支座4与辊筒2过盈配合。上述的基座3设置工作平台上,基座3与工作平台滑动配 合。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技术方 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 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钜松机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钜松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06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