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向磁悬浮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0713.5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0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芳;胡余生;张小波;刘健宁;龚高;田思园;贾金信;郭长光;李广海;苏久展;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2/04 | 分类号: | F16C3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向 磁悬浮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向磁悬浮轴承。
背景技术
磁悬浮轴承是利用磁力作用将转子相对于定子悬浮于空中,使转子与定子之间没有机械接触。与传统的滚动轴承、滑动轴承等相比,磁悬浮轴承的转子能够运行到很高的转速,因而通常被应用在高速、超高速的场合中,例如一些高速、超高速机器。在这类机器中,磁悬浮轴承为非常关键的零部件,一旦磁悬浮系统发生故障,磁悬浮产品将无法启动悬浮,也就无法正常运行,往往会造成生产损失。因此,在设计磁悬浮轴承时需要配备相应的保护装置。
典型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保护装置的轴向磁悬浮轴承的结构如图3所示。该轴向磁悬浮轴承包括前轴向铁芯31、前轴向轴承控制线圈32、前轴向保护轴承33、推力盘34、后轴向保护轴承35、后轴向轴承控制线圈36、后轴向铁芯37、以及光轴38。其中,该轴向磁悬浮轴承的保护装置的保护原理主要是:前保护轴承33右端面与推力盘34左端面、推力盘34右端面与后轴向保护轴承35左端面均形成限位间隙,该限位间隙小于轴向磁悬浮轴承的工作间隙(即前轴向铁芯31右端面与推力盘34左端面之间、推力盘34右端面与右轴向铁芯37之间的间隙)。当推力盘34旋转工作时,推力盘34左端面与前轴向保护轴承33右端面会发生摩擦接触、推力盘34右端面与后轴向保护轴承35左端面会发生摩擦接触,由此来保护各轴向铁芯不与推力盘发生摩擦而烧蚀、损坏。
该技术方案中,各轴向保护轴承与推力盘之间的保护间隙以及各轴向铁芯与推力盘之间的工作间隙完全依靠装配精度和加工精度保证,无法直接调整,产品合格率较难控制,质量柔性较差,且间接调整时往往需要多次拆装推力盘,这会造成推力盘过盈量降低,引发安全隐患。同时,该技术方案中,前轴向保护轴承33与前轴向铁芯31、后轴向保护轴承35与后轴向铁芯37两两之间也均为过盈装配,当轴向保护轴承33、35发生磨损后,整个轴向磁悬浮轴承都将报废,无法再次使用,给产品维护带来极大损失和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现状,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向磁悬浮轴承,其能够在磁悬浮系统失稳时保护轴承本体不受损坏。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轴向磁悬浮轴承,其包括轴承本体和保护装置,所述轴承本体包括定子和转子,其中,所述保护装置包括相对于所述定子固定安装的第一组件和相对于所述转子固定安装的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中的一者包括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中的另一者包括第二止挡部和第三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的一部分在轴向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止挡部和所述第三止挡部之间,并且,所述保护装置的保护间隙小于所述轴承本体的工作间隙。
优选地,所述转子包括推力盘,所述定子包括第一轴向铁芯、第二轴向铁芯、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向铁芯和第二轴向铁芯中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其中,所述第一轴向铁芯和所述第二轴向铁芯分别布置在所述推力盘的两侧,并且所述工作间隙为所述推力盘与两侧的第一轴向铁芯、第二轴向铁芯之间存在的第一间隙。
优选地,所述保护间隙为所述第一止挡部的两侧面与第二止挡部、第三止挡部的相对侧面之间存在的第二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第三止挡部之间设置有单独的轴向限位件,或者,所述第二止挡部和/或所述第三止挡部包括位于二者之间的轴向限位部分。
优选地,所述第一止挡部为设置在第一组件中的定子防撞环,所述第二止挡部和第三止挡部为设置在第二组件中的转子防撞环;或者,所述第一止挡部为设置在第二组件中的转子防撞环,所述第二止挡部和第三止挡部为设置在第一组件中的定子防撞环。
优选地,所述第二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子套环,所述第一转子套环在轴向方向上与所述转子抵接。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转子套环,所述第二转子套环在轴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二组件的外侧。
优选地,还包括转轴,所述转子和所述第二组件均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组件与所述转轴之间为间隙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定子装配壳体,所述第一组件安装在所述定子装配壳体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定子装配壳体之间为间隙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第三止挡部之间还设置有间隙调整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07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