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纤维表面改性ABS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0786.4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4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晨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97/02;D06M11/38;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纤维 表面 改性 abs 复合材料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纤维表面改性ABS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塑木复合材料的快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建材、家具、物流包装甚至工业领域,其主要是利用热塑性树脂代替通常的树脂胶粘剂,与其它木质纤维混合在经过挤压、模压等工艺生产出板材或型材,植物纤维廉价易得,具有较大的强度,刚度和耐热性等优点,由于植物纤维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羟基,极性较强,与非极性的聚丙烯混合时相互作用力很小,界面结合力差,会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因此,需要使用表面改性剂对材料进行改性,以提高两种材料的界面结合力。因此,如何研究一种改性优良的复合材料已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植物纤维表面改性ABS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ABS100份、天然纤维55~65份、消泡剂3~5份、稳定剂5~8份以及偶联剂10~15份,其制备工艺如下:
a)首先将天然纤维破碎为细微颗粒,再将破碎后的天然纤维放入NaOH溶液中浸泡20~26h;
b)在将纤维水洗后进行烘干;
c)将ABS与纤维混合熔融,并依次加入稳定剂、偶联剂以及消泡剂;
d)最后破碎造粒,挤出成型,冷却完成。
进一步地,所述天然纤维选自锯木屑、稻壳、花生壳或农作物秸秆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天然纤维破碎后的颗粒粒径为20~40目.
根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熔融时间为25~40min,加入塑料助剂时间间隔为2min,温度范围为85℃~130℃。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改性过后的纤维体与树脂的粘接性得到有效的改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并且废物的循环利用体现了节能环保,材料无异味,工艺制备简单,材料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植物纤维表面改性ABS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ABS100份、天然纤维55~65份、消泡剂3~5份、稳定剂5~8份以及偶联剂10~15份,其制备工艺如下:
a)首先将天然纤维破碎为细微颗粒,再将破碎后的天然纤维放入NaOH溶液中浸泡20~26h;
b)在将纤维水洗后进行烘干;
c)将ABS与纤维混合熔融,并依次加入稳定剂、偶联剂以及消泡剂;
d)最后破碎造粒,挤出成型,冷却完成。
其中,天然纤维选自锯木屑、稻壳、花生壳或农作物秸秆中的一种或几种;天然纤维破碎后的颗粒粒径为20~40目;混合熔融时间为25~40min,加入塑料助剂时间间隔为2min,温度范围为85℃~130℃。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举例,展示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晨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晨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07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