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监测数据的最大负荷同时率的确定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1081.4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11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许跃进;熊星星;范宇航;王进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监测 数据 最大 负荷 同时 确定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线损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最大负荷同时率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变压器是直接与用户相连的电力设备,其运行数据是配电网基础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时、准确、可靠地测量各种电力参数在电力系统研究、分析以及继电保护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电能表只能计量用户的用电量,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当前对电能质量的监测要求。随着我国配电网系统自动化建设的广泛开展,配电变压器数据采集与监测系统的建设成为配电系统自动化的重要内容。根据配变监测终端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所担负的任务以及现场环境、使用操作的具体要求,目前配变监测终端的设计已经可以实现以下功能:实时数据的采集功能,实时监测功能,数据报表及存储功能,实时遥信功能,遥控和遥调功能,数据通信和传输功能,报警与数据显示功能。由于电力系统中各节点负荷的时变性,导致网络潮流分布、网损功率也具有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现有技术中在计算配电网最大负荷同时率时,一般采用各节点最大负荷叠加的方式,这样得到的最大负荷同时率误差较大,准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最大负荷同时率的确定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确定配电网最大负荷同时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最大负荷同时率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包括代表线路各节点最大负荷值Pmax,最小负荷值Pmin以及最大负荷发生时间t的负荷数据;
S2、依据步骤S1获取的负荷数据,拟合线路上任意一节点i的余弦负荷曲线为:
Pi=Pi-min+(Pi-max-Pi-min)cos(θ-θi);
在拟合所述节点i的余弦负荷曲线时,将节点i的最大负荷值作为余弦函数峰值,将节点i的最大负荷发生的时间转化为余弦角度;
其中,将节点i的最大负荷发生的时间转化为余弦角度,包括:
其中,θi为节点i的最大负荷发生的时间所对应的余弦角度,ti为节点i最大负荷发生的时间,tf为线路上最大负荷发生的最早时间,tl为线路上最大负荷发生的最晚时间;
S3、将节点i的余弦负荷曲线与节点j的余弦负荷曲线叠加,叠加后的最大负荷附近数据由下式模型(一)表示:
Pij-max=Pi-min+Pj-min+cos(θi-θj)(Pi-max-Pi-min+Pj-max-Pj-min)(一);
根据上述模型(一),获取节点i和节点j的最大负荷同时率为:
其中,K表示最大负荷同时率,θi为节点i的最大负荷发生的时间所对应的余弦角度,θj为节点j的最大负荷发生的时间所对应的余弦角度,Pi-min,Pi-max分别为节点i的最小负荷值和最大负荷值,Pj-min,Pj-max分别为节点j的最小负荷值和最大负荷值。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0、设置配电网数据监测设备每个整点记录各节点的负荷值;
相应地,所述步骤S1根据所述步骤S0中的配电网数据监测设备记录的每个整点各节点的负荷值,获取代表日线路各节点最大负荷值Pmax,最小负荷值Pmin以及最大负荷发生时间t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10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