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酱油渣制备复合型煤粘结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1225.6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7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张帆;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阳市特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10 | 分类号: | C10L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酱油 制备 复合型 粘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酱油渣制备复合型煤粘结剂的方法,属于型煤粘结剂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酱油渣中丰富的粗纤维,通过酶解去除其中的杂质,再通过添加邻酞酸二辛酯作为改性辅助剂,在碱性条件下对其进行改性,然后对钙沸石进行活化改性,将两者混合使其纤维与沸石中的钙镁相结合,随后添加聚丙烯酰胺增加其结合度,最后与其他添加剂混合,从而得到基于酱油渣制备复合型煤粘结剂的方法。实例证明,本发明操作简便,不仅利用酱油渣为原料,废物利用,成本低,而且在制备的过程中绿色环保,对于环境没有危害,最终制得的型煤粘结剂既有良好的燃烧性能,又有较好的稳定性、粘结性,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酱油渣制备复合型煤粘结剂的方法,属于型煤粘结剂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型煤是一种由煤粉中加入型煤粘结剂而制成的用于煤气发生炉以及替代无烟块煤的二次加工煤。
目前,还有很大一部份地区使用蜂窝煤、柴禾、褐煤、烟煤和土焦等作为民用燃料,由于土焦具有运输方便、燃烧无烟等优点,加之许多地区环保部门因烟尘控制地需要,规定只能使用土焦,限制使用其它有烟燃料,因此土焦就成为城镇普遍使用的燃料。而土焦由于价格高、破碎损耗较大,灰份硫份偏高、引火困难等,给用户带来许多不便。代替土焦的措施之一,是在无烟粉煤或粉焦中掺配一定数量的粘结剂加工制成型煤或型焦使用。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煤炭资源和减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型煤的研究与开发。目前,世界上一些主要产煤国都已将型煤技术视为洁净煤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型煤粘结剂是型煤生产中特别是冷压成型工艺中的关键技术,为了生产出高质量的型煤,世界各国已对数百种粘结剂进行了研究。对型煤粘结剂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点基本要求:(1)对粉煤粘结作用强,使型煤具有足够的冷热强度和机械强度;(2)粘结剂加入量少,且粘结剂的加入不产生二次污染;(3)具有一定的防潮、防水性能;(4)不影响气化效果、煤气质量和炉况的操作性等;(5)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目前开发的粘结剂类型多种多样,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粘结剂和无机粘结剂;
(1)有机粘结剂中的焦油沥青类粘结剂灰分低、热值高、不溶于水,可提高型煤的耐水和燃烧等性能,但成本高,容易污染环境。生物质淀粉类粘结剂来源广,不增加型煤灰分,有较高的发热量,生产的型煤燃点低,燃烧不结渣,而粘结性不佳,价格也持续走高。工农业废料类粘结剂绝大多数为有机化合物,例如废蜜糖,纸浆黑液等,它们的性能较好,可以实现废物利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不足是耐水性差。高分子类粘结剂粘结力强,防水性好,具有一定热值,缺点是稳定性差,成本高。
(2)无机粘结剂来源广,包括石灰,粘土,水泥,陶土,石膏,水玻璃和多种无机盐等,该类粘结剂价格低廉,缺点是粘结性低,掺入量大,显著增加了型煤的灰分,防潮防水性能差。
酱油始创于我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调味品,它主要是通过黄豆、面粉等原料发酵而成。我国是酱油生产大国,目前年产量已达500万吨,占世界年总产量的60%以上。随着酱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对酱油废渣的处理已日益成为酱油生产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据报道,一个年产5000吨的酱油厂可产湿酱油渣1500吨。如此巨大的富含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和其它营养物质的酱油渣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在微生物作用下迅速腐败,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目前,国内对酱油渣的处理大多停留在干燥后直接用做辅助饲料,其过程能耗大,经济价值甚低,大部分的酱油生产厂家选择直接将其丢弃。因此,如何充分利用酱油渣中的有效物质,开发出具有高附加值、高营养价值的新产品,提高企业的积极性,是酱油渣处理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这对于实现酱油工业,乃至整个酿造行业的清洁生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阳市特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阳市特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12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