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侧进气直升机尾气导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1336.7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7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衍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7/00 | 分类号: | B64C7/00;B64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刘丽萍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进气 直升机 尾气 导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升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进气直升机尾气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侧进气直升机的进气口布置在机身顶部动力舱的侧面,发动机直接通过侧 面的进气口吸入空气,该类型直升机在向后飞行的时候,在旋翼的下洗流作用 下,尾气是向机身前部略偏下方流动的,排气管位于进气口的前方,发动机的 尾气会被吸入进气口。由于尾气的含氧量低、温度高,吸入尾气会导致发动机 进气的含氧量下降,直接导致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下降;同时还会导致发动机进 气气流不均匀,使发动机工作状态出现突变,使得发动机叶片发生颤振现象, 出现发动机功率下降的情况。这些现象综合体现在直升机飞行上就是会导致直 升机飞行高度突然下沉的现象,影响乘坐舒适性和飞行任务执行效率。在这种 情况下,如果直升机的飞行高度较低,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坠机事故。
为缓解后飞时尾气吸入发动机的问题,现有的一种解决方法是通过在高度 方向错位布置进气口和排气管,如进气口布置在顶部,排气管布置在中部,在 后飞时,可以减少直接到达进气口的尾气流量,但这种设计需在动力舱内增加 与进气口配套的导流设备,同时由于动力舱舱内热流一般是从顶部流出,这种 解决方法还会导致发动机吸入动力舱内的热气,会导致发动机的进气效率降低; 另一种解决方法是通过将进气口前移,增加进气口和排气管的水平距离,使得 在加长的水平距离中,更多的尾气向下方流出进气口区域,以降低发动机的尾 气吸入量,但这种设计需要在进气口与发动机之间会增加进气道,同时增加了 进气道所占用的动力舱体积,增大了机身迎风面积,影响飞行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进气直升机尾气导流装置,以解决或至少减轻 技术背景中所存在的至少一处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侧进气直升机尾气导流装置,所述导 流装置设置在直升机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用于隔离进入所述进气口的气体 与从所述出气口排出的气体,所述导流装置与机身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流装置为曲面板。
优选地,所述曲面板在机身上的投影具有前端点和后端点,所述前端点与 所述后端点的连线与直升机前飞方向的夹角为30°至60°。
优选地,所述曲面板的垂直于前端点与后端点连线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曲面板的截面与机身接触的底边中点与相对应顶点的连线与 直升机前飞方向的夹角为20°至60°。
优选地,所述曲面板在机身上的高度为30毫米至200毫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侧进气直升机导流装置设置在直升机的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可 以隔离直升机进气口处的进气气流和出气口处的尾气,以避免出气口排出的尾 气从进气口被发动机吸入。
导流装置设置为曲面板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重量较轻,有利于气流流 过,减小对直升机造成的阻力。
曲面板的截面设置为三角形的优点在于:曲面板与直升机机身接触面积大, 连接稳固,且可以减小曲面板的体积,从而减轻曲面板的重量。
所述曲面板在机身上的投影具有前端点和后端点,所述前端点与所述后端 点的连线与直升机前飞方向的夹角为30°至60°,有利于尾气的导流和减轻 曲面板对直升机造成的阻力。
曲面板的截面与机身接触的底边中点与相对应顶点的连线与直升机前飞 方向的夹角为20°至60°,有利于尾气的导流和减轻曲面板对直升机造成的 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侧进气直升机尾气导流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导流装置与直升机前飞方向的夹角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导流装置的安装截面示意图。
其中,1-进气口,2-出气口,3-导流装置,31-前端点,32-后端点;
A-前端点与后端点的连线与直升机前飞方向的夹角;
B-本实施例中曲面板的截面与机身接触的底边中点与相对应顶点的连线 与直升机前飞方向的夹角;
H-曲面板在机身上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13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飞机座舱供气温度目标计算方法
- 下一篇:半潜式施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