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改善缺血性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1345.6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7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美;梁生旺;王峰;陈磊;李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708 | 分类号: | A61K36/708;A61P9/10 |
代理公司: | 44102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改善 缺血性 脑中风 中药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缺血性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大黄总蒽醌10~30;人参总皂苷2~10;葛根总黄酮30~55;川芎有效部位1~10;川芎油2~20;所述川芎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为:称取川芎,使用6~10倍量50~70%的乙醇提取2~4次,每次提取1.5h,合并滤液,减压回收后制备成样品水溶液,将所述样品水溶液使用吸附树脂柱进行吸附,除杂,洗脱后,即得所述川芎有效部位。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采用活性成分进行配伍,排除由于中药各成分含量受生长周期、采收期、种植地等因素影响,确保临床用药质量安全可靠,并保证中药临床用药剂量准确,疗效稳定,且所述组合物能够明显改善缺血性脑中风症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改善缺血性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脑脉通是河南中医学院李建生教授治疗脑梗死的经验方,由大黄、人参、葛根、川芎(9:9:6:6)组成,方中大黄具有降浊通腑、解毒化瘀之功,为方中君药。川芎为“血中气药”,活血兼行气,可引诸药上达巅顶,旁通四肢,襄助大黄祛瘀之功,为方中臣药。人参能大补元气、益阴生津、补益脾肺。既可扶助正气,令气旺则帅血行有力,又防大黄祛邪伤正,同为方中佐药。葛根生津通络,引药上行,为方中使药。葛根与大黄相配,一升一降,调畅气机,其气升,则引诸药上行而化脑脉之瘀、并使脑窍得养;其气降,则浊气下行而瘀毒得以下排出。全方中大黄、川芎相配,降浊解毒化瘀,辅以人参、葛根,既加强大黄、川芎解毒化瘀作用,又引诸药直达病所,标本兼顾,攻补兼施,动静结合,升降相因,祛邪而不伤正,补虚而不留邪。
脑脉通方目前主要是以饮片的形式应用于临床,其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正是其多靶点、功效多样性的基础,但过多的成分也使药物质量难以控制,疗效不稳定,给该方的现代化研究和使用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现有制剂服用量大、活性成分不清、含量难以控制等不足,提供一种药效物质基础基本明确、含量稳定可靠、疗效确切、服用剂量显著降低的中药提取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缺血性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
大黄总蒽醌 10~30
人参总皂苷 2~10
葛根总黄酮 30~55
川芎有效部位 1~10
川芎油 2~20
所述川芎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为:称取川芎,使用6~10倍量50~70%的乙醇提取2~4次,每次提取1.5h,合并滤液,减压回收后制备成样品水溶液,将所述样品水溶液使用吸附树脂柱进行吸附,除杂,洗脱后,即得所述川芎有效部位。
优选地,包括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
大黄总蒽醌 15~25
人参总皂苷 5~10
葛根总黄酮 40~50
川芎有效部位 1~5
川芎油 5~15。
优选地,包括如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
大黄总蒽醌 18
人参总皂苷 7
葛根总黄酮 45
川芎有效部位 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药科大学,未经广东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13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治疗黄褐斑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滑雪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