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多基础组合整体施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1960.7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0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燏斌 |
主分类号: | E02D27/20 | 分类号: | E02D2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41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基础 组合 整体 施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水下多基础组合整体施工法,属于水下基础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水下基础施工,尤其是深水基础,基础与承台均在现场分步施工,因此施工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且适应施工水域较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水下多基础组合整体施工法,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工场制作基础与承台,通过浮运将基础与承台运送到施工处水域,实现水下多基础组合整体施工。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水下多基础组合整体施工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础4与承台2在工场制作完成;
2)若干个基础4与承台2连接一体形成多基础组合;
3)多基础组合在施工水域整体进入土体。
本发明的优点:基础4与承台2均在工场制作完成,通过浮运到施工处水域,并实现多基础组合整体施工。能缩短施工周期,减轻劳动强度,保证施工质量且能适应更深水域的基础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示意图。
图2是承台2与墩柱3-1的浮运示意图。
图3是承台2注水下沉,浮力使其上的墩柱3-1竖起的示意图。
图4是沉井基础1与承台2运至施工水域示意图。
图5是沉井基础1竖起示意图。
图6是外侧沉井基础1A安装示意图。
图7是外侧沉井基础1A浮起示意图。
图8是内侧沉井基础1B移至安装位正下方示意图。
图9是内侧沉井基础1B安装示意图。
图10是沉井基础1底部压入土体示意图。
图中的1是沉井基础;1A是外侧沉井基础;1B是内侧沉井基础;2是承台;3是桥墩;4是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水下多基础组合整体施工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基础4与承台2在工场制作完成;
2)若干个基础4与承台2连接一体形成多基础组合;
3)多基础组合在施工水域整体进入土体。
所述的基础4和承台2通过注水和排水实现沉浮。
所述的基础4和承台2浮运至施工水域。
所述的步骤2)若干个基础4与承台2连接一体形成多基础组合:通过承台2上的导向装置将若干个基础4与承台2连接一体形成多基础组合。使基础4仅能绕其自身轴线回转。
所述的步骤2)若干个基础4与承台2连接一体形成多基础组合:通过焊接和/或螺栓联接等方式将若干个基础4与承台2连接一体形成多基础组合。
所述的基础4的顶部设有施工室。
所述的基础4是沉井基础1,通过抽取沉井基础1内的水形成负压。
所述的步骤3)多基础组合在施工水域整体进入土体包括:
a、向沉井基础1和承台2内注水使其整体下沉,在重力作用下使沉井基础1的底部压入土体;
b、从沉井基础1与土体所形成的密闭腔体内向外抽水,使沉井基础1在腔体内负压、顶部水压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下降;
c、当承台2发生倾斜时,通过调节各沉井基础1内的排水量来调整姿态;
d、重复上述步骤b、c直至沉井基础1下降到设定深度;
e、各沉井基础1封顶:用灌混凝土等方法实现。
所述承台2内设置通往各基础4顶部施工室的通道。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1)不封底的沉井基础1与设置有通往各沉井基础1顶部施工室通道的承台2在工场制作完成,通过浮运、船运等方式至施工水域。如图2-图4所示;
2)八个沉井基础1与承台2连接一体形成多基础组合:
a、向沉井基础1内注水,使其由水平姿态调整为竖直姿态,如图5所示;
b、将四个外侧沉井基础1A通过承台2上的叉型结构安装至承台2底部;并通过焊接和/或螺栓联接等方式将其与承台2连接一体,如图6所示;
c、向已安装的四个外侧沉井基础1A外抽水使其在浮力作用下带动承台2上浮,直至承台2底面高于水面设定距离,如图7所示;
d、将四个内侧沉井基础1B浮运到承台2对应安装孔正下方,如图8所示;
e、向四个内侧沉井基础1B外抽水使其在浮力作用下上浮,通过承台2上安装孔将内侧沉井基础1B安装至承台2底部,并通过焊接和/或螺栓联接等方式将其与承台2连接一体,如图9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燏斌,未经王燏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19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膜建筑及其基础
- 下一篇:边坡施工用螺杆式自平衡操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