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行式液压箱涵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1962.6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3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贤;陶涛;陈凯;郭光谋;陈昆明;赖有泉;陈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海湾桥隧机械有限公司;福建省第一公路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自行 液压 隧道 台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自行式液压箱涵台车,属于工程施工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十三五”计划的规划实施,交通基础的建设势必迎来新一轮的建设大潮。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城市容量不断扩大,大断面、复杂断面的箱涵、综合管沟、暗埋隧道及隧道明洞在隧道施工中势必将越来越普遍;传统的大断面、复杂断面的箱涵、暗埋隧道及隧道明洞在衬砌作业时一般采用小平板加以满堂架支撑的施工作业方式,该方案费时费力,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增加市政工程施工中交通管制的难度,与现代化的施工要求相背离。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结构牢固可靠、安装方便、适应性强的大断面、复杂断面的箱涵、暗埋隧道及隧道明洞衬砌作业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式液压箱涵台车,通过台车结构件的系统整合,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行式液压箱涵台车,包括钢轨、行走机构、举升滑块、底纵梁、Y型门架、门架斜撑、门架直联、门架横梁、顶纵梁、顶模板、侧模板、顶丝杠、侧向油缸、举升油缸、沙筒、梁底丝杆、液压泵站、工作台栏杆、工作台横梁、工作台纵梁、爬梯、顶拉条、外模板、侧拉条、外模板加固件、地锚以及铰接头,所述钢轨铺设在预先浇筑的底板上,所述行走机构上有驱动电机和齿轮组,可在钢轨进行前后约束移动,所述底纵梁上设有套箱,所述举升滑块与行走机构上的连接板固接并可在底纵梁的套箱内进行上下滑动,所述Y型门架固接在底纵梁和门架横梁之间,所述底纵梁、Y型门架、门架斜撑、门架直联和门架横梁的部件间固接,形成门架系统的主框架并与钢轨、行走机构和举升滑块组成门架系统;所述顶纵梁铺设在横梁上弦处,顶纵梁设有横联,所述顶模板与顶纵梁固接,所述侧模板通过铰接头挂在顶模板上并可做适当范围的转动,侧模板背楞分布有纵梁和竖梁,所述顶纵梁、顶模板、侧模板组成台车的模板系统;所述顶丝杠两端铰接与门架横梁和侧模板的销耳上,起到支撑侧模板的作用,所述侧向油缸两端铰接与横梁和侧模板的销耳上,通过油缸的伸缩达到侧模板的就位、脱模,所述举升油缸安装在举升滑块和Y型门架的油缸底座上,通过油缸的伸缩达到台车的整体升降,所述沙筒和沙筒连接件安装在底纵梁下翼板,所述液压泵站安装在台车工作台上,所述顶丝杠、侧向油缸、举升油缸、底纵梁沙筒、沙筒连接件和液压泵站及液压管线组成台车的液压驱动支撑系统;所述工作台纵梁固接在前后门架横梁的连接板上,所述工作台横梁放置在工作台纵梁,所述工作台栏杆与工作台横梁连接,所述爬梯与工作台纵梁和底纵梁引出的角钢件牢固搭接,爬梯上设有扶手,所述工作台栏杆、工作台横梁、工作台纵梁和爬梯组成操作平台系统;所述顶拉条、外模板、侧拉条、外模板加固件和地锚组成外模连接加固系统,其中顶拉条安装在两边外模板上部,侧拉条安装在侧模板和外模板之间,三层外模板加固件安装在地锚和外模板之间,所述地锚深入地面50cm以上并与地面形成一定的夹角。
进一步地,行走机构结构结实紧凑,驱动电机自带刹车装置实现自锁,利用齿轮传动降低速比且运行平稳,启动、驻车动作冲击小。
进一步地,底纵梁下翼板处的沙筒和梁底丝杆起到支撑台车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的纯丝杠支撑,沙筒和梁底丝杆安装快捷,拆卸方便。
进一步地,Y型门架结构件强度大、形变小,增大操作人员的作业空间和台车的脱模空间成。
进一步地,门架横梁采用桁架式,结构件强度大、形变小,钢材用量减少,降低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侧模板和外模板之间采用侧拉条对拉加固方式,使外模板的侧向支撑牢固定位,降低外模板的整体弯矩,减少外模板的钢材用量,降低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台车举升滑块与行走机构及举升油缸固结,台车整体升降通过举升滑块与底纵梁上的套箱作上下滑动实现:当举升油缸顶升时台车整体上升,而举升滑块与行走机构不动,反之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海湾桥隧机械有限公司;福建省第一公路工程公司,未经福建省海湾桥隧机械有限公司;福建省第一公路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19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山浅层巷道调节入风流温度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承载拱组合式锚杆支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