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洗砂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2744.4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7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雄;王进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9/00 | 分类号: | B03B9/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戴中生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砂石洗选设备,尤其是一种洗砂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用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体体现在对 砂石中含泥量和其他有害杂质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这些杂质可能会 腐蚀钢筋,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因此,建筑用砂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洗砂。
洗砂设备就是砂石的洗选设备,它能除去覆盖在砂石表面的杂质,同 时破坏包覆砂粒的水汽层,以利于脱水。现有的洗砂设备通常采用的是轮 式洗砂机,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520744726.6公开的一种高效洗砂机, 包括收集装置、旋流分离装置和脱水装置,还包括清洗装置,所述收集装 置包括有清洗槽、进料管道、渣浆泵和离心泵,所述进料管道两端分别与 清洗装置和洗砂槽连通,渣浆泵安装于进料管道上,离心泵进料口与收集 槽连通、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旋流分离装置连通。该种洗砂机使用时物料依 次通过清洗装置、收集装置、旋流分离装置和脱水装置完成清洗,通过清 洗装置将进入收集装置前的物料去除附着在砂表面泥土和盐碱等杂质,通 过旋流分离装置进行泥砂分离,采用脱水筛使得洗砂后的砂得到有效的脱 水。但是这类洗砂机体积一般较为庞大,占地面积相对较大。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洗砂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地面积相对较小的洗砂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洗砂设备,包括振动筛、位于所述振动筛下方的污水箱、位于所 述振动筛上方的旋流器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振动筛两端的进料管道和出料 管道,所述振动筛具有相互平行的上层筛网和下层筛网,所述上层筛网的 筛眼直径小于所述下层筛网的筛眼直径,所述进料管道和所述下层筛网的 入料口连接,所述出料管道分别和所述上层筛网和所述下层筛网的出料口 连接,所述污水箱内设置有渣浆泵,所述渣浆泵的出料口和所述旋流器的 入料口连通,所述旋流器的沉沙出口朝向上层筛网。
采用上述方案,将砂石和洗砂水一同从进料管道送入下层筛网中,砂 石在下层筛网上振动的过程中被洗砂水去除附着在砂表面泥土和盐碱等杂 质,之后从出料管道流出,同时,带有污泥和杂质的洗砂水和砂石中的细 砂则通过下层筛网的筛眼中流入污水箱,实现对清洗后的砂石的脱水;之 后污泥在污水箱中沉淀,并通过渣浆泵被抽取到旋流器中进行泥砂分离, 被分离出来的砂通过沉沙出口流入上层筛网上进一步进行筛分,与传动的 轮式洗砂机相比,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且同样能够实现洗砂的目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旋流器的溢流出口和所述污水箱之间连 接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和所述污水箱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污水箱的 上部。通过上述改进,可让被旋流器风选处的细砂通过会理管道流回污水 箱中,此时夹杂在细砂中的砂石可再次沉淀并经旋流器再一次分选,提高 洗砂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清水箱和连接在所述清水箱和所述污 水箱之间的溢水管,所述溢水管和所述污水箱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污水箱 的上部,且所述溢水管和所述污水箱连接的位置和所述回流管道和所述污 水箱连接的位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通过上述改进,漂浮在污水箱上次的 细砂可通过溢水管流入清水池,便于回收细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料管道上设置有缓冲稳流机构板。通 过上述改进,可有效控制进入振动筛的砂石量,防止未经清洗的砂石经振 动筛流入出料管道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污水箱内设置有防湍流板或防涡流板, 所述防护板呈锥台状,且所述缓冲板位于所述污水箱上部的中心位置。通 过上述改进,防止污泥在污水箱的中间位置集中沉淀,影响渣浆泵的工作 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洗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流动方向。
各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0-振动筛;20-污水箱;
21-渣浆泵;22-回流管道;
23-溢流管道;24-防湍流板或防涡流板;
30-旋流器;40-进料管道;
41-缓冲稳流机构板;50-出料管道;
60-清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27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