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GNSS测量设备中含有断链的道路曲线计算与放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2797.6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0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星;段准;王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红星 |
主分类号: | E01C23/01 | 分类号: | E01C23/01;G06F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gnss 测量 设备 含有 道路 曲线 计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与放样方法,具体是一种GNSS测量设备中含有断链的道路曲 线计算与放样方法。
背景技术
任何复杂的道路按照路线设计的规范要求,都是由直线段、缓和曲线段和圆曲线 三种类型的线元组成。其中直线段是路线的主要线元,相对于缓和曲线和圆曲线,无论是设 计、施工还是驾驶都更加容易,但是由于受地形地貌等其它因素的限制,路线不可能全部都 是直线段,肯定有路线需要修改方向(转弯)的地方。圆曲线主要就是用来修改路线的方向, 而缓和曲线时用来连接圆曲线和直线,起过渡作用。目前道路定线的方法主要有线元法和 交点法,线元法是确定起点位置方位角以及之后每段线元的具体信息,依次计算出每段线 元上的曲线点坐标;交点法是确定每段导线转点的位置、以及第一缓和曲线长度、圆半径、 第二缓和曲线长度,通过缓和曲线模型,可计算出每个交点的计算范围内的所有曲线点坐 标。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方向变化少的道路,大多采用交点法定线;反之,对 于盘山公路、三四级公路或者匝道等方向变大的道路,大多采用积木法定线。
因局部改线,或量距中发生错误等均会造成里程桩号与实际距离不相符,这种在 里程中间不连续的情况叫“断链”。断链的表示形式为:Kxx+xxx=Kxx+xxx,例如:K50+ 622.760=K50+621.166。“等号”前面的桩号表示的是改线段的结束桩号(新桩号),“等号” 后面的桩号是与之相接的老路线桩号。凡新桩号比老桩号大(新路线比老路线长)的叫“长 链”,凡新桩号比老桩号小(新路线比老路线短)的叫“短链”。换个角度理解,路线桩号推算 到这里(等号前面的桩号),突然不连续了,突然以另一个桩号出现(等号后面的桩号),而这 两个不相等的桩号,实地表示的则是同一个位置的点位。
在遇到断链时,传统的做法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将整个道路曲线断开, 分段放样。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建立多个道路文件或者工程项目,然后重新计算每段起 点坐标和里程,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容易算错;更为糟糕的是人为的将道路分割成多 段,无法在地图上一次性展示完整的路线图,从而无法从图上直观检查数据的正确性;另 外,原始数据和采集的数据分散在不同的文件或者工程中,不方便内业人员进行集中处理。 第二种方式,对于交点法,可修改交点计算的范围:对于断链之前的交点,交点计算的范围 是从上一交点的HZ点开始,直至断链点的新桩号结束;对于断链之后的交点,交点的计算范 围由断链点的就桩号结束。该方的缺点是修改了原有的交点法模型,增加程序的复杂度和 不稳定性。第三种方式,对于积木法,当出现短链时,人为插入一段直线段线元,其长度为断 链里程差;当出现长链时,将该短链的线元(断链绝大数出现在直线段)减去断链里程差。该 方法的缺点是测量人员修改了道路设计文件,一旦出现问题,将可能与设计方产生不必要 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GNSS测量设备中含有断链的道路曲线计算与放样方 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GNSS测量设备中含有断链的道路曲线计算与放样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架设好GNSS基准站和移动站,基准站和移动站通过电台或者GPRS通讯;
步骤2,打开移动GNSS测量设备,新建项目;
步骤3,打开测量工程,采集控制点,并进行工地校正;
步骤4,关闭测量工程,打开道路工程,录入道路曲线交点信息和断链信息;
步骤5,在“预览”功能中,输入任一里程,计算出它的坐标,并和逐桩表上的里程-坐标 进行对比,如结果一致,则进行下一步操作;
步骤6,输入指定里程,进行放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移动GNSS测量设备包括GNSS数据采集模块、名义里程 和实际里程相互转换模块以及交点信息计算坐标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红星,未经孙红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27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振拉索
- 下一篇:无极绳连续牵引系统专用道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