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热井深孔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3128.0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8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祁福利;李永利;王宏存;薛军;张孟才;孙永泉;郑拓飞;李祥龙;孙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龙水国际地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T10/15 | 分类号: | F24T1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热 井深孔 换热器 | ||
地热井深孔换热器属于地热能源开发技术;在金属外井管内配装水循环换热管,在金属外井管管壁上间隔设置筛状射孔,PE螺旋管配置在水循环换热管内,在PE螺旋管的上、下端部上分别固装上、下封堵塞,在水循环换热管上端部上密封固装泵室壳体,所述泵室壳体通过上封堵塞与PE螺旋管出水端连通,深井潜水泵配置在泵室壳体内,在水循环换热管底部侧壁上设置进水通孔,所述进水通孔通过下封堵塞与PE螺旋管进水端连通;本器实现了地热深井热能转换为热水热能,具有结构新颖、合理、简单、使用可靠、节能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地热能源开发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地热能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我国北方高寒地区的地热井勘探成井施工中,经常发生地热井成井后温度很高,但水量不大的技术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地下只有足够的温度而没有足够的地下水量,使得高寒地区的地热井水开发利用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新结构的地热井深孔换热器,达到增大地下水量、使井底地热能转换为水中热能、满足用户要求的目的。
本发明创造的基本设计是:地热井深孔换热器包括深井潜水泵,在金属外井管内留有间距的配装水循环换热管,在所述的金属外井管管壁上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筛状射孔,PE螺旋管配置在水循环换热管内部,在所述水循环换热管内、位于PE螺旋管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上分别固装上封堵塞和下封堵塞,在所述水循环换热管上端部上、位于上封堵塞上方密封固装泵室壳体,所述泵室壳体通过上封堵塞与PE螺旋管出水端连通,所述深井潜水泵配置在泵室壳体内,在所述水循环换热管底部侧壁面上、位于下封堵塞下侧部位处设置进水通孔,所述进水通孔通过下封堵塞与PE螺旋管进水端连通。
本发明创造实现了地热深井热能转换为热水热能,有效利用了深井地热能,以达到和满足用户要求。本器结构新颖、合理、简单,使用可靠,节能效果好,为我国广大北方高寒地区的地热井水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地热井深孔换热器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封堵塞和下封堵塞结构示意图。
图中件号说明:
1、深井潜水泵、2、泵室壳体、3、上封堵塞、4、PE螺旋管、5、水循环换热管、6、金属外井管、7、筛状射孔、8、下封堵塞、9、进水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地热井深孔换热器包括深井潜水泵1,在金属外井管6内留有间距的配装水循环换热管5,在所述的金属外井管6管壁上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筛状射孔7,PE螺旋管4配置在水循环换热管5内部,在所述水循环换热管5内、位于PE螺旋管4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上分别固装上封堵塞3和下封堵塞8,在所述水循环换热管5上端部上、位于上封堵塞3上方密封固装泵室壳体2,所述泵室壳体2通过上封堵塞3与PE螺旋管4出水端连通,所述深井潜水泵1配置在泵室壳体2内,在所述水循环换热管5底部侧壁面上、位于下封堵塞8下侧部位处设置进水通孔9,所述进水通孔9通过下封堵塞8与PE螺旋管4进水端连通。
作业时,将本地热井深孔换热器放置在由浅层含水层中的低温地下水充入的深井中,该地下水在深井中通过金属外井管6上的筛状射孔7进入到水循环换热管5与金属外井管6之间,再经水循环换热管5底部上的进水通孔9、下封堵塞8进入PE螺旋管4内,深井潜水泵1从PE螺旋管4出水端抽取PE螺旋管4内地下水,完成地热能转换成水能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龙水国际地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省龙水国际地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31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寒区地温能开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吸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