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遇二氧化碳溶胀、遇水膨胀的体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改善CO2吞吐效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3581.1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0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马涛;王友启;许关利;赵淑霞;王海波;王强;郑惠光;海玉芝;崔茂蕾;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53/00 | 分类号: | C08F253/00;C08F220/56;C08F220/06;C08F220/58;C08F222/38;E21B4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韦庆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碳 膨胀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改善 co2 吞吐 效果 | ||
1.一种遇二氧化碳溶胀、遇水膨胀的体膨材料,其特征在于,该体膨材料由包括如下按质量份数计的各组分聚合得到:
其中,所述单体选自丙烯酰胺、丙烯酸钠、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所述引发剂为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
所述亲二氧化碳组分为天然胶乳;
所述助剂为无机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遇二氧化碳溶胀、遇水膨胀的体膨材料,其中,所述天然胶乳的固含量为30-70%。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遇二氧化碳溶胀、遇水膨胀的体膨材料,其中,所述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与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形成的氧化还原体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遇二氧化碳溶胀、遇水膨胀的体膨材料,其中,所述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为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形成的氧化还原体系。
5.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遇二氧化碳溶胀、遇水膨胀的体膨材料,其中,所述无机碱为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氨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遇二氧化碳溶胀、遇水膨胀的体膨材料,其中,所述单体为丙烯酸钠、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磺酸中的至少一种与丙烯酰胺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遇二氧化碳溶胀、遇水膨胀的体膨材料,其中,所述单体为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磺酸和丙烯酰胺的混合物或者丙烯酸和丙烯酰胺的混合物。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遇二氧化碳溶胀、遇水膨胀的体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将交联剂、单体、助剂加入水中搅拌、溶解;
(2)在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亲二氧化碳组分搅拌至分散均匀;
(3)在步骤(2)所得溶液中加入引发剂水溶液,并搅拌均匀;
(4)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所述体膨材料;
其中,所述聚合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温度为30-60℃,反应时间为3-7h。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中亲二氧化碳组分的加入方式为边搅拌边滴加。
10.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遇二氧化碳溶胀、遇水膨胀的体膨材料改善CO2吞吐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注入液态CO2过程中,将所述遇二氧化碳溶胀、遇水膨胀的体膨材料分散在液态CO2中,并注入吞吐井,闷井、开井生产。
11.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遇二氧化碳溶胀、遇水膨胀的体膨材料改善CO2吞吐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将所述遇二氧化碳溶胀、遇水膨胀的体膨材料分散在质量百分比为1-20%的氯化钠水溶液中,并注入吞吐井,然后注入CO2,闷井、开井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35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气自动切换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