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力载波的水下机器人脐带缆通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4224.7 | 申请日: | 201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7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姜富强;孙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之星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G08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力 载波 水下 机器人 脐带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力载波的水下 机器人脐带缆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水下机器人,也称无人遥控潜水器。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 机器人,能潜入水中代替人完成某些操作,又称潜水器。
潜水器的水下运动和作业,是由操作员在水面母舰上控制和监 视。靠电缆向本体提供动力和交换信息。中继器可减少电缆对本体运 动的干扰。
中国专利CN200820011902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绞线的遥控水下机 器人中继器控制装置,但是其采用双绞线传输通信,通信效率较低, 现有技术中的水下机器人由于需要使用通信电缆完成水面与水下的 通信,会造成通信成本过高,通信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通信方式简单 可靠的基于电力载波的水下机器人脐带缆通信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电力载波的水下机器人脐带缆通信系统,包括水上终端 部分和水下水密舱部分,其中,水上终端部分包括PC终端、第一以 太网交换机和第一电力调制解调器,水下水密舱部分包括第二以太网 交换机,第二电力调制解调器,数据上传及控制指令下发转换板:
PC终端通过网线连接第一以太网交换机,第一以太网交换机通 过网线连接第一电力调制解调器,第一电力调制解调器通过交流电供 电电缆连接第二电力调制解调器,第二电力调制解调器通过网线连接 第二以太网交换机,第二以太网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数据上传及控制 指令下发转换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力调制解调器和第二电力调制解调器均采 用220V交流电实现通信数据的载波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上传及控制指令下发转换板连接传感器、声 呐装置及机器人推进器。
本发明在两根交流电供电电缆上实现多路传感器数据上传、声呐 数据上传和控制指令下传的系统数据传输。水面上终端设备与水下设 备通过交流电供电电缆连接,水下设备跟水面上终端设备各有一电力 调制解调器,通信数据通过电力调制解调器在220V交流电实现载波 传输。水上设备跟水下设备之间只有一条供电电缆连接,无需通信电 缆,通信方式简单可靠。本实用新型调制解调器的载体是交流电的电 缆,其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可达500Mb,是最新一代电力载波调制解调 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请参见图1。本发明采用基于电力载波的水下机器人传感器及声 呐数据实时上传和水面控制指令实时下传的数据通信方式,以保证水 面显控终端对水下机器人的实时监测与运动控制。
本发明主要包括水上终端部分和水下水密舱部分,其中,水上终 端部分包括PC终端、第一以太网交换机和第一电力调制解调器,水 下水密舱部分包括第二以太网交换机,第二电力调制解调器,数据上 传及控制指令下发转换板:
PC终端通过网线连接第一以太网交换机,第一以太网交换机通 过网线连接第一电力调制解调器,第一电力调制解调器通过交流电供 电电缆连接第二电力调制解调器,第二电力调制解调器通过网线连接 第二以太网交换机,第二以太网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数据上传及控制 指令下发转换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力调制解调器和第二电力调制解调器均 采用220V交流电实现通信数据的载波传输,其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可 达500Mb。
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上传及控制指令下发转换板连接传感器、 声呐装置及机器人推进器。
本发明通过在两根供电电缆上实现多路传感器数据上传、声呐数 据上传和控制指令下传的系统数据传输。水上设备跟水下设备之间只 有一条供电电缆连接,无需通信电缆,通信方式简单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对其限制;应当指出, 尽管参照上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 改,或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和替 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 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之星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之星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42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