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低聚糖生物酶法生产工艺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4612.5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5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温炳强;庄海;李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玉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19/14 | 分类号: | C12P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邹芳德 |
地址: | 02800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聚糖 生物酶 生产工艺 设备 | ||
1.一种低聚糖生物酶法生产工艺,包括淀粉乳加入酶制剂,经反应得到DE值3-5又无碘蓝的低聚糖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制剂与淀粉乳混合后要在容器内进行深度搅拌;
所述深度搅拌是在淀粉乳加入酶制剂后进行双向对冲搅拌;
所述双向对冲搅拌是用两个相对的搅拌部件使物料收到相反的方向的推压,使物料的各个部分在有限的空间内反复接触碰撞的搅拌方式;
所述双向对冲搅拌的过程是:淀粉乳质量分数为30~35%,即Be控制在19—21,pH值在5.5—6.5,加耐高温α一淀粉酶10.2~20u/g水解淀粉,进行双向对冲搅拌,再喷射送入维持柱,或者在喷射送入维持柱的同时进行双向对冲搅拌,喷射入口温度控制在100—110℃,液化30min,再进入反应罐反应,取样检测DE值3-5且无碘蓝时,升温灭酶,打入板框过滤,滤除蛋白和杂质,再进行离子交换,喷雾干燥,得到低聚糖产品;
所述工艺采用的设备包括配料罐、双向对冲搅拌器(1)、维持柱(10)、反应罐、板框过滤器过滤机、离子交换柱和喷雾干燥机;
所述双向对冲搅拌器(1)是在罐体(2)内设有一支可在动力机带动下转动的搅拌轴(4),搅拌轴(4)的外面套有一段可在动力机带动下转动的轴套(5),轴套(5)的下端位于罐内的中部,搅拌轴(4)的下端伸出轴套(5)位于罐内的下部,轴套(5)的下部设有下推螺片(8),搅拌轴(4)的下部设有上推螺片(9);
所述罐体(2)的上部设有一支与搅拌轴(4)平行的短轴(7),短轴(7)上安装上下两个齿轮,上面的齿轮与搅拌轴(4)上部的齿轮相啮合,下面的齿轮与轴套(5)上端的齿轮相啮合;
所述双向对冲搅拌器(1)和维持柱(10)为同一容器,双向对冲搅拌器(1)的罐体(2)是维持柱(10)的壳体,双向对冲搅拌器(1)的搅拌轴(4)和轴套(5)竖立安装在维持柱(10)内;或者
所述双向对冲搅拌器(1)是在罐体(2)内设有多层套筒(16),中间的套筒(16)一端与进料口(3)相通,且装有搅拌轴(4)和向另一端推动的螺旋片(14),各层套筒之间在一端相通,同一套筒与两侧套筒的相通位置错开,最后一层套筒(16)与出料口(15)相通;
所述中间套筒(16)的下方有一个直径大于套筒(16)的混流室(18);
多层套筒(16)的内侧装有多片搅拌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聚糖生物酶法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的套筒(16)的上口与进料口(3)相通,上口上方装有搅拌轴(4)和向下端推动的螺旋片(14),中间套筒的下端开口于相邻的第二层套筒的下口相通,第二层套筒的上端开口与外侧相邻的第三层套筒的上口相通,第三层套筒的上端密闭,以此类推,最外层套筒的开口与出料口(15)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聚糖生物酶法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的套筒的上口与进料口相通,上口上方装有搅拌轴和向下端推动的螺旋片,中间套筒的下端与最外层套筒的下端相通,最外层套筒的上端与内侧相邻的套筒相通,这样形成由外向内上下回折的通道,最内层的套筒与出料口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聚糖生物酶法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套筒当中,中间套筒为圆柱形,第二层以外的各层套筒呈上细下粗的锥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玉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玉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46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