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酸溶型矿物纤维细桥塞堵漏剂和堵漏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5606.1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3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鹿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467 | 分类号: | C09K8/467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褚志武 |
地址: | 8410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溶型 矿物纤维 细桥塞 堵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油田油气勘探钻井助剂技术领域,是一种酸溶型矿物纤维细桥塞堵漏剂和堵漏液及其制备方法;该酸溶型矿物纤维细桥塞堵漏剂原料中石灰石的粒径为0.045mm至2.5mm、云母的粒径为1.4mm至2.5mm、蛭石的粒径为0.3mm至2.0mm。本发明酸溶型矿物纤维细桥塞堵漏剂在深井、超深井、高温、高密度、高压情况下加入堵漏浆后可保持钻井液正常流动性能;同时具有高酸溶率,堵漏后进行油气开采注入强酸时因其高的酸溶率而溶解,从而保证油气顺利无污染开采;采用酸溶型矿物纤维细桥塞堵漏剂得到的堵漏液适用于各种漏层,堵漏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油气勘探钻井助剂技术领域,是一种酸溶型矿物纤维细桥塞堵漏剂和堵漏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井漏的发生对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极大困难,它不仅会耗费钻井时间,损失泥浆,而且有可能引起卡钻、井喷、井塌等一系列复杂情况,严重时会导致井眼报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井漏对油气勘探、钻井和开发作业所带来的危害,可以归纳为:1.井漏延误钻井作业时间,延长钻井周期;2.井漏直接造成巨大的物资及经济损失;3.储层漏失会损害产层;4.干扰地质录井工作;5.井漏干扰泥浆性能的正常维护处理;6.井漏会引起井下复杂情况。而井漏预防主要采用五类措施:合理的井身结构设计;降低井筒压力;减少井筒压力激动;钻井液随钻防漏;欠平衡钻井。合理的井身结构设计是预防井漏最重要的环节。设计井身结构时,必须依据地层孔隙压力、破裂压力、坍塌压力和漏失压力剖面,尽可能使同一裸眼井段所需钻井液当量密度同时满足防喷、防塌、防漏的要求。由于受套管层次的限制,当上述条件无法同时满足时,则应下套管将低破裂压力地层与高压层分开,使得同一裸眼井段所需钻井液最高当量密度小于地层破裂压力,防止压裂性井漏的发生。因所用架桥材料的不同,所以有多种桥接堵漏剂的配制方法,现在介绍几种常用的桥塞剂:
1.贝壳渣-聚丙烯酰胺钻井液:它既能堵漏,又能酸化解堵,有利于保护油气层,在裂缝发育的生物灰岩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胶状聚丙烯酰胺加量为钻井液体积的1%至1.5%,水泥(或其它多价金属化合物)加量为钻井液体积的0.5%至1%。贝壳渣(贝壳焙烧后除去烧成细粉的剩余物)加量为钻井液体积的3%至5%,其粒度分布为:0.075mm至0.5mm占20%,0.5mm至5mm占20%,5mm至15mm占60%,配制时,先把聚丙烯酰胺和水泥加入钻井液中,用钻井液枪冲刺或用搅拌机搅拌,混合均匀,使钻井液粘度上升到50s以上,然后加入贝壳渣,再混合均匀,注入漏层部位,随着钻井液的漏失,很快就可见到堵漏效果。
2.柔性堵漏剂:橡胶粒和改性石棉、皮屑等复配,加入钻井液中,其中胶粒起架桥作用,改性石棉和皮屑起充填和固化作用,因橡胶粒密度在1.17 g/cm3至1.27g/cm3之间,能够均匀地分散在钻井液中,并能吸附钻井液中的粘土等物质形成一层吸附膜,具有一定的粘结作用。胶粒有弹性,容易进入较小的裂缝,且胶粒呈不规则的多面体,能与缝壁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这种堵漏剂对付裂缝性漏失很有效。使用时,应根据裂缝宽度选择胶粒粒度,大于裂口宽度的胶粒应占40%至50%,相当于裂缝宽度1至1/2倍的胶粒占10%至20%,小于裂缝宽度1/2倍的胶粒占30%至40%是比较合适的,它所形成的堵塞物不仅有一定的强度,而且比较致密。另外还有一种沥青类型的堵漏剂,产品名称叫OP-1,软化点160℃,颗粒为不规则体,能通过60目至200目筛的颗粒占90%,不溶于水,但能很好的分散于水中。OP-1颗粒在软化点以下有一定的强度,进入漏层后,形成桥接骨架,进而形成垫层和泥饼,起到充填和桥堵漏层的作用。OP-1堵剂有可塑性,可进入小于颗粒尺寸的裂缝,井下温度接近软化点时,颗粒变形,可涂敷在井壁上,形成致密而坚韧的泥饼,不但可以防漏,而且还可以防塌。
3.膨胀型堵漏剂:种类也很多,现场使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鹿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疆鹿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5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