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6884.9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9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熊勇华;江湖;黄小林;段宏;郑玲燕;许恒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G01N33/535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黄曲霉 毒素 sub 检测 方法 | ||
1.一种针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属于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该方法是针对黄曲霉毒素B1抗原的检测,该方法中用于标记抗原的酶是触酶C100,该方法中底物包括双氧水和巯基丙酸修饰的碲化镉量子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包被抗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而后加入待测样品;
2)而后加入触酶C100标记的黄曲霉毒素B1,混合后于35~39℃避光环境中反应40~80min,洗涤;
3)而后加入浓度为8~12μmol/L的双氧水溶液混合,于35~39℃避光环境中反应20~40min;
4)而后加入巯基丙酸修饰的碲化镉量子点混合,于室温避光环境中反应10~20min;
5)检测步骤4)产物的荧光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包被抗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具体包括以下操作:
A)取蛋白G,在酶标板上以0.04~0.06mol/L、pH9.4~9.8的碳酸盐缓冲液作为包被液,稀释蛋白G至18~22μg/mL;
B)去除酶标板上的液体后利用洗涤液洗涤酶标板,而后取抗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利用所述包被液在酶标孔内稀释抗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至0.6~1μg/mL;
C)去除酶标板上的液体后利用洗涤液洗涤酶标板,再加入牛血清白蛋白封闭液,于35~39℃封闭1~3h,而后弃去封闭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稀释后,于0~8℃条件下静置8~12h,再执行步骤B);步骤B)中稀释后,于35~39℃条件下静置1~3h,再执行步骤C)。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触酶C100标记的黄曲霉毒素B1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
M)配制黄曲霉毒素B1肟化物浓度为0.8~1.2mg/mL的四氢呋喃溶液,加入N-羟基丁二酰亚胺至浓度为1.8~2.2mg/mL,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至浓度为3.6~4.4mg/mL,而后于避光条件下反应40~80min;
N)而后固液分离,取上清挥发溶剂,取残留物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中,即得到活化产物;
P)将步骤N)所述活化产物与含触酶C100浓度为3.5~4.5mg/mL的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于避光条件下反应8~12h;
Q)而后透析去除游离的黄曲霉毒素B1肟化物,即得到所述触酶C100标记的黄曲霉毒素B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N)中所述固液分离是10000r/min离心15min。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巯基丙酸修饰的碲化镉量子点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配制含有8~12mmol/L硝酸镉、20~28mmol/L巯基丙酸、3~7mmol/L碲氢化纳的溶液即为前体溶液,所述前体溶液的pH为11~11.5,将所述前体溶液水浴加热至93~97℃,即得到所述巯基丙酸修饰的碲化镉量子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荧光强度的检测是利用酶标仪实现的,激发波长为310nm,发射波长为590nm。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针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是利用洗涤液冲洗或浸泡,所述洗涤液是含有0.3~0.7%(v/v)吐温-20的PBST溶液,所述PBST溶液的浓度为0.005~0.02mol/L,所述PBST溶液的pH为7.0~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688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