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匿名打车系统及移动安全支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7091.9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1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剑;佟安格;祝烈煌;陈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G06Q20/32;G06Q20/38;H04L9/32;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正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王民盛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匿名 打车 系统 移动 安全 支付 方法 | ||
一种匿名打车系统包括下单模块、订单处理模块、抢单模块、交互与评价模块、交互模块、调度模块、收费模块、支付模块、支付处理模块;一种移动安全支付方法步骤为:下单模块发起打车请求,抢单模块抢单,订单处理模块处理订单,调度模块分派车辆接送用户;司机及用户通过交互模块及交互与评价模块交换各自信息,主要包括姓名、手机号及车牌号;司机将用户送达目的地后,收费模块向用户收取当前打车的费用,支付模块与支付处理模块交互,向司机端收费模块支付费用。上述过程中,打车过程与支付过程都匿名进行,因此可以有效地保护用户的隐私。本发明的匿名认证技术对司机与用户隐私进行保护;移动安全支付确保保护支付隐私不被泄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匿名打车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匿名打车系统及移动安全支付方法,属于隐私保护及安全支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应用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各类出行应用不断涌现。如今,很多打车应用被人们频繁使用,这些应用打破了以往人们站在街边打车的模式,只需利用这些应用坐在办公室,发送用车信息,就会有出租车到指定位置等待。这种B2C模式被人们广泛接受,并且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打车出行。
然而,在人们热衷于这种打车方式的同时,使用打车软件产生的隐私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与以往打车方式不同,使用手机应用打车需将用户的用车信息以及出租车车辆信息上传至出租公司的服务器中,后续本申请统一为服务器端。如果出租公司将这些信息收集起来进行挖掘可以获取用户以及出租车的私密信息,严重影响个人的隐私安全,隐私涉及以下两方面:
1.用户的隐私
对于一个特定的用户,他个人的行为习惯是有规律性的。用户的用车信息,如用车时间、起始地、目的地以及手机号都属于用户的隐私,不应被他人获取。如果有人将这些信息收集起来,则很容易推断出用户的私密信息,如家庭住址,公司地址,以及喜欢的餐厅等等。
2.司机的隐私
对于特定的驾驶出租车的司机,他的行为习惯也是有规律的。司机每次使用手机应用时,他的位置信息、行车习惯以及相应的时间会被发送到出租公司的服务器中。如果出租公司将这些私密信息收集起来,则很容易推断出司机的家庭住址,经常出现的地点等个人习惯。
现有很多文献中提出的匿名认证技术,如下面[1]到[3]文献所叙述的安全多计算匿名认证技术:
[1]Chatmon C,van Le T,Burmester M.Secure anonymous RFIDauthentication protocols[J].Florida State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ComputerScience,Tech.Rep,2006.
[2]Cao X,Zeng X,Kou W,et al.Identity-based anonymous remoteauthentication for value-added services in mobile networks[J].VehicularTechnology,IEEE Transactions on,2009,58(7):3508-3517.
[3]冯勇,梁浩.车载自组织网络中一种有效的匿名认证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46(23):126-128.
上述文献中叙述的匿名协议需要输入参数较多,同时有很大的计算量。在某种特定场所要求下,如打车及移动支付技术领域,匿名认证方法的计算方案算法复杂,耗时长,因此不是很高效。
现有支付模型如下[4]到[6]文献所述:
[4]罗新星,江景佼,张军.电子支付系统的安全性研究及其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25(1):45-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70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下水器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的组合结构及LE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