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耳垫板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7115.0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5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剑;李全坤;邓平华;王鹏;朱凌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4 | 分类号: | H01M2/3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垫板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保持极耳向远离 电池壳体方向聚拢的极耳垫板。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在进行封装时,需要利用支架将极耳向内收拢,并提供空 间用于容纳极耳,从而使其能够与电池壳体远离,以保证其与电池壳体之 间始终处于相互绝缘的状态,进而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但是由于 收拢和容纳极耳的支架需要占据一定空间,不利于电芯容量的提升,也影 响了电池性能的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极耳垫板,其有效将极耳聚拢在极耳垫板内侧,而 使极耳向远离电池壳体的方向聚拢,有利于电芯容量的提升。
本申请提供一种极耳垫板,所述极耳垫板呈叉子状,包括连接部以及 两个第一叉脚,两个所述第一叉脚并排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叉脚之间存 在第一间隙,两个所述第一叉脚均与所述连接部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手持部,所述手持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 叉脚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叉脚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引导面,所 述第一引导面由所述第一叉脚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至靠近所述连接部 的一侧逐渐向所述第一间隙方向靠拢。
优选的,所述第一引导面为倒角面。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叉脚,所述第二叉脚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叉脚之 间,且与两个所述第一叉脚并排设置,所述第二叉脚与两个所述第一叉脚 之间均存在第二间隙,所述第二叉脚与所述连接部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二叉脚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引导面,所 述第二引导面由所述第二叉脚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至靠近所述连接部 的一侧逐渐向所述第二叉脚两侧的所述第二间隙方向靠拢。
一种电池,包括裸电芯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极耳垫板,所述裸电芯 的顶端设有极耳,所述极耳垫板沿平行于所述裸电芯的顶面方向设置,使 所述裸电芯的极耳收容在第一间隙内。
优选的,所述极耳垫板还包括第二叉脚,所述第二叉脚设置于两个所 述第一叉脚之间,且与两个所述第一叉脚并排设置,所述第二叉脚与两个 所述第一叉脚之间均存在第二间隙,所述第二叉脚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 述裸电芯至少为两个且并联设置,每个所述裸电芯的顶端设有极耳,多个 所述极耳并排平行排布,所述极耳垫板沿平行于所述裸电芯的顶面方向设 置,使所述裸电芯的极耳均收容在第二间隙内。
优选的,位于所述第一叉脚内侧的所述极耳先向相互背离的一侧弯 折,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叉脚的上方,再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折,并延伸至 所述第二间隙的上方。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叉脚的相对侧面的间距比容纳在两个所述第二 间隙内的所述极耳的间距大至少1mm。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极耳垫板为叉子状,通过将极耳聚拢在极耳垫板内 侧,而使极耳向远离电池壳体的方向聚拢,以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 由于极耳垫板占据空间小,有利于电芯容量的提升,从而改善电池的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 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极耳垫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极耳垫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1、第一叉脚;2、连接部;3、手持部;4、第一引导面;5、第二叉 脚;6、第二引导面;7、极耳;8、裸电芯。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 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文 中“前”、“后”、“左”、“右”、“上”、“下”均以附图中的极耳垫板的放置状态 为参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71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