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温型转换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7387.0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9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许由生;汪洋;徐忠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7/76 | 分类号: | H01H37/7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李德魁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温型 转换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温型转换开关,用于当电路出现高温时,导通电路以启动警报、指示灯等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有机物感温型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感温型转换开关常用于消防报警器中。当出现火灾时,温度迅速升高,感温型温度转换开关在温度达到其预设值时接通电路,使得报警器的警铃或者指示灯启动,从而提醒消防人员进行灭火作业。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706128U提供了一种温度报警开关,其包括温度感应元件、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中的弹射部件、永磁体组件及电感线圈;其中温度感应元件随着温度升高发生形变,导致永磁体元件与温度感应元件脱离,在弹射部件的作用下插入电感线圈从而启动报警装置。但是该开关结构复杂,体积庞大。
热敏电阻由于其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而使电路导通或者断开,也常用作感温型转换开关,但是其体积大,且成本高。
温度保险丝作为一种常用的温度保险元件,体积小,成本低,主要用于当电路环境温度升高时,感温元件动作切断电路,从而保护电路中其他元件免受损伤。
但是在报警电路中,并不希望电路是常闭的状态,因为这样会损耗过多的能源。因此,急需一种体积小成本低,并在达到预定温度时从常开状态转换为常闭状态的感温型转换开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的感温型转换开关,其工作原理与常规有机物型温度保险丝相反:当电路环境温度异常升高时,其感温转换开关动作进而导通电路;而且当环境温度异常升高或者着火时,其由断开状态转化为导通状态后,其导通状态不会发生改变,从而避免火灾未灭但警报或者指示已经解除的风险。该感温型转换开关的体积小,只与常规有机物型温度保险丝相当;此外,其感温材料为有机物型,有精确的熔点,能在环境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及时地转换电路状态,反应迅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感温型转换开关,包括金属壳体、第一引线、第二引线、导电弹簧、有机物感温体,绝缘块,其中金属壳体具有闭合的第一端和开口的第二端,导电弹簧、有机物感温体和绝缘块沿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按顺序置于金属壳体内;从第一端沿背离第二端的方向向外伸出第一引线,该绝缘块具有通孔,该第二引线贯穿该绝缘块的通孔,并具有朝向该第一端伸出的具有端面的第三端和背离该第三端从该开口的第二端伸出的第四端;该导电弹簧具有与金属外壳的第一端相接触的第五端,以及背离该第五端的第六端;当该有机物感温体处于固态时第一引线的第二引线之间电气绝缘;在该有机物感温体受热熔融时,导电弹簧处于舒张状态,该第六端与第三端的端面相接触,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之间导通,在敞开的第二端的边沿具有向内弯的第一阻挡部,用于阻挡绝缘块和第二引线向背离第一端的方向运动。
优选地,第三端的端面的直径大于绝缘块的通孔内径并小于金属壳体的内径。
优选地,有机物感温体朝向端面的侧面上具有凹孔,该凹孔的直径大于第三端的端面的直径,凹孔的深度与第三端突出绝缘体的长度相等,该具有端面的第三端伸入该凹孔,并且该端面与该凹孔的底面相接触。
优选地,金属壳体的内壁具有台阶型的第二阻挡部,用于阻挡绝缘块朝向第一端运动。
优选地,该第六端具有螺旋形端面。
优选地,该绝缘块为瓷珠。
优选地,该开口的第二端由封口材料封口。
优选地,该感温型转换开关可具有可导电的垫片,该垫片与该第六端相连。
优选地,该垫片为具有中空孔的环状垫片。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本发明将会参照附图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感温转换开关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感温转换开关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感温转换开关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中的导电弹簧及导电弹簧的右端面。
在对附图进行解释时,不同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将使用相同的标号。因此,并不需要联系各个单独的附图/实施例进行详细解释,并且,并非所有附图中的所有部件都需要赋予标号。
标号列表
1-金属壳体
2-第一引线
3-第二引线
4-导电弹簧
5-有机物感温体
6-绝缘块
7-封口材料
8-第一端
9-第二端
10-端面
11-第三端
12-第四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73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位系统
- 下一篇:基于无线网络的汽车防撞雷达系统及具有其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