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缸体轴承拆卸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8353.3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3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黄长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73 | 分类号: | B25B27/07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401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缸体 轴承 拆卸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化缸体轴承拆卸设备。
背景技术
轴承是套在转轴上的筒状机械零件,一般来说,轴承与轴承座采用过盈配合。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安装人员在进行轴承的装配之前一般要涂抹工业粘结剂648,进一步的确保轴承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轴向的窜动。然而,由于实际安装的过程中存在误差,轴承在安装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歪斜而导致安装无法进行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轴承从工作缸体的安装孔内部取出,重新进行定位安装。然而,由于过盈配合的存在,取出的过程是很困难的。由于没有专用的取出设备,现场操作人员使用简易的工装进行操作很容易对轴承表面造成伤害,导致价值不菲的轴承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缸体轴承拆卸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化缸体轴承拆卸设备,包括三爪式可调节卡紧机构和用于提升所述的三爪式可调节卡紧机构的轴承提升机构以及快速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爪式可调节卡紧机构,主要包括提升台,所述的提升台为圆柱型,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的提升台上部分加工有三个滑道,所述的滑道之间中心线夹角为120度,所述的滑道内安装第一紧定耳、第二紧定耳和第三紧定耳,所述的紧定耳可以沿着所述的滑道滑动,所述的紧定耳一端加工有丝孔,通过两侧的紧定片固定第一支腿、第二支腿和第三支腿,所述的支腿上为钩型,,所述的提升台下部分如图A所示,主要包括转轮,所述的转轮与中心传动体通过销钉连接,所述的中心传动体顶部表面加工有阿基米德螺纹。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轴承提升机构主要包括提升电机所述提升电机通过第二同步带轮轴和第一同步带轮轴带动螺杆旋转,所述的螺杆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同步带轮连接一端安装在底盘的轴承座内。所述的螺杆与提升台上部分螺纹连接。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快速升降平台,主要包括立柱,所述的立柱顶端安装升降电机,所述的升降电机输出轴与升降丝杠直连,所述的立柱与可升降支臂滑动配合,所述的可升降支臂上加工有升降丝孔,能够与所述的升降丝杠配合,所述的可升降支臂安装所述的第二同步带轮和第一同步带轮。
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化缸体轴承拆卸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三爪式定位保证了轴承在进行拔出作业时能够承受均匀的整体受力,相比于人工冲击拔轴承作业能够使得轴承免受撞击破坏,使得拆出的轴承能够再次使用。(2)不同卡爪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使得本设备能够适应不同内径的轴承拆卸作业,实用性能强。(3)使用交流电机提供动力,相比于人工冲击拔轴承作业能够提供更大的拉力,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结构第一三维图;
附图2是本发明结构第二三维图;
附图3是本发明结构第三三维图;
附图4是本发明结构转轮主视剖面图;
附图5是本发明结构中心传动体俯视图;
图中: 1、缸体,2、安装孔,3、轴承,4、第一支腿,5、紧定片,6、滑道,7、提升台,8、第二支腿,9、丝孔,10、第一同步带轮轴,11、第二同步带轮轴,12、第三支腿,13、底座,14、底盘,15、勾脚,16、可升降支臂,17、第一同步带轮,18、同步齿形带,19、第二同步带轮,20、升降电机,21、电机安装座,22、升降丝杠,23、升降丝孔,24、立柱,25、提升电机,26、控制器,27、第一紧定耳,28、第二紧定耳,29、螺杆,30、第三紧定耳,31、第二夹持头,32、第三夹持头,33、中心传动体,34、转轮,35、螺纹套,36、第一深沟球轴承,37、第二深沟球轴承,38、阿基米德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作以下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83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分布式信源编码的方法
- 下一篇:解码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