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鼻炎中药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9466.5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8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邵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环宇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02;A61K35/64;A61K35/60;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鼻炎 中药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鼻炎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慢性鼻炎是鼻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其主要特点是炎症持续三个月以上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间歇期亦不能恢复正常,且无明确的致病微生物,伴有不同程度的鼻塞,分泌物增多,鼻黏膜肿胀或增厚等障碍。根据慢性鼻炎的病理和功能紊乱的程度,可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前者是以鼻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为特征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后者是以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肥厚为特点的鼻腔慢性炎症,慢性鼻炎很难根治,治疗过程繁琐。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慢性鼻炎中药配方,所述方剂成分重量比如下:苍耳子12-16克、辛夷9-13克、金银花8-10克、杭菊花5-8克、鱼脑石3-5克、冰片2-4克、桔梗3-6克、黄芩2-6克、甘草4-6克、葛根7-9克、麻黄3-6克、苡仁1-4克、桂枝2-6克、白芍4-7克、灵芝10-12克、蜂房6-9克、大枣5-8克、生姜4-6克。
所述优选成分重量比如下:苍耳子14克、辛夷11克、金银花9克、杭菊花6克、鱼脑石4克、冰片3克、桔梗5克、黄芩4克、甘草5克、葛根8克、麻黄4克、苡仁3克、桂枝4克、白芍5克、灵芝11克、蜂房8克、大枣6克、生姜5克。
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辛夷,辛夷花有收缩鼻黏膜血管,有通窍、消炎之效,是治鼻渊之专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
杭菊花,杭菊花是属于白菊的一种,杭菊花可以入药的,它能够治疗头疼目眩,流泪,风湿,还有对皮肤肌肉坏死也有缓解的效果,还具有调理人体气血的功效。
鱼脑石,又名鱼耳石、鱼首石,功能主治:化石,通淋,消炎;治疗中耳炎,鼻炎。
冰片,用于闭证神昏、用于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用于疮疡肿痛,溃后不敛等。
桔梗,用于闭证神昏、用于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用于疮疡肿痛,溃后不敛等。
黄芩,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
甘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
葛根,功效: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麻黄,主要功用有四:1.发汗散寒;2.宣肺平喘;3.行水消肿;4.散阴疽,消癥结。
苡仁,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
桂枝,解表和营,通阳散寒,温化水气,补益里气,平降冲逆通瘀活血。
白芍,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灵芝,增强机体免疫力。
蜂房,攻毒杀虫,祛风止痛。
大枣,具有滋阴补阳,补血之功效。
生姜,发散、止呕、止咳等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治疗效果好,不复发,疗程简单;能增强鼻腔和呼吸系统的抵抗能力,降低或减少发病机会;其组方符合中医辨证,该组方科学合理、配伍独到、疗效显著,有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见效快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慢性鼻炎中药配方,所述方剂成分重量比如下:苍耳子12-16克、辛夷9-13克、金银花8-10克、杭菊花5-8克、鱼脑石3-5克、冰片2-4克、桔梗3-6克、黄芩2-6克、甘草4-6克、葛根7-9克、麻黄3-6克、苡仁1-4克、桂枝2-6克、白芍4-7克、灵芝10-12克、蜂房6-9克、大枣5-8克、生姜4-6克。
将上述中药配方煎服即可。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慢性鼻炎中药配方,所述方剂成分重量比如下:苍耳子12克、辛夷9克、金银花8克、杭菊花5克、鱼脑石3克、冰片2克、桔梗3克、黄芩2克、甘草4克、葛根7克、麻黄3克、苡仁1克、桂枝2克、白芍4克、灵芝10克、蜂房6克、大枣5克、生姜4克。
将上述中药配方煎服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慢性鼻炎中药配方,所述方剂成分重量比如下:苍耳子14克、辛夷11克、金银花9克、杭菊花6克、鱼脑石4克、冰片3克、桔梗5克、黄芩4克、甘草5克、葛根8克、麻黄4克、苡仁3克、桂枝4克、白芍5克、灵芝11克、蜂房8克、大枣6克、生姜5克。
将上述中药配方煎服即可。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环宇,未经邵环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94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