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水管网数据智能采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59710.8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8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冲;刘清波;张卫红;李怡凡;李先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兴源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水 管网 数据 智能 采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供水管网数据智能采集方法,传感器、采集器及云服务器依次连接交互,采集器智能获取传感器驱动与所述传感器交互,采集器包括有任务生成器、任务虚拟机及任务智能管理器,所述任务生成器根据任务模板获取的传感器历史数据智能配置出时间模板、报警模板及预警模板,出现特征数据时,采集器对相关度高的传感器进行高度关注式的数据采集,并主动和云服务器交互数据,发送异常数据以及向云服务器申请相关数据;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实时对供水管网的各供水管进行多种数据智能监测,有效地提高了管网监测效率,在管网出现状况之前能预测到问题信号并及时向云服务器发出报警,提前做出问题补救,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网运行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水管网数据智能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对供水管网运行情况的监测,仅使用流量计进行监测,只能采集单一的流量数据,功能较单一,难以实时发现管网的其他工作情况;而且,管网监测人员需要根据监测需求分别发送指令至各监测点,各监测仪器无法自行对监测情况做出智能判断与任务处理,需要增大人工监控力度,监控效果欠佳。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的供水管网监测系统,智能化程度较低,监测功能少,较多的监测程序需要人工完成,从而使监测过程变得复杂,增加人员劳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供水管网数据智能采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供水管网数据智能采集方法,包括准备工作步骤、数据获取与分析步骤及数据采集步骤:
所属准备工作步骤包括:将传感器接入采集器,传感器自动向采集器报告自身属性与设备ID或者采集器主动获取传感器属性与设备ID;采集器自动搜寻设备驱动并进行安装,以获取传感器的功能描述与数据描述。
所述数据获取及分析步骤包括:采集器根据传感器功能和云服务器发送的任务模板要求,向传感器获取数据;采集器对获取的数据进行跟踪和分析,并且通过任务生成器自动配置模板;采集器根据任务模板及配置的模板自动形成并执行对传感器数据采集、分析、记录及传输交互的任务;
所述数据采集步骤包括:若出现模板特征数据,采集器对相关度高的传感器进行高度关注式的数据采集,并主动和云服务器交互数据,发送异常数据以及向云服务器申请相关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搜寻设备驱动:采集器获取传感器的属性和ID后,检索采集器设备列表,具体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方法一、根据设备ID查看设备列表是否有该设备,没有则根据属性查看是否有同类设备的驱动;有同类设备驱动,则调用同类设备驱动。
方法二、若没有同类设备驱动,则向传感器获取驱动。
方法三、若向传感器获取驱动失败,则连接云服务器,把设备属性发送到云服务器,向云服务器获取传感器驱动,如果云服务存在此类设备驱动,向采集器返回设备驱动。
方法四、若云服务不存在于此类设备驱动,则向其他云服务器或采集器获取同类型的传感器驱动,并存储和向采集器发送驱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置模板包括:时间模板、报警模板及预警模板;
相应的,如果出现报警模板的特征数据时,向服务器发送报警信息,实现报警。云服务器确定报警有效后,智能报警器向云服务器申请感兴趣的云数据。
采集器对传感器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类聚、相关、差异、归结、特征提取的数据分析,对报警趋势和相关性进行分析,并不断矫正,形成数据预警模板;当下次数据出现相关报警趋势后,提前向云服务器发送预警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兴源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兴源智能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97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