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低压核相绝缘杆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0638.0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5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阎威;高帆;于洋;刘军;高胜龙;孙承春;张传章;栾海港;王学涛;于宗滨;王少丽;崔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2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低压 绝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低压核相绝缘杆,广泛应用于配电低压进线柜核相工作中,属于配电运检现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包含多台变压器的配电站中,涉及低压进线柜停电检修等工作,工作完成后需对不同变压器低压侧进行核相,一般情况下选择在低压进线柜断路器两侧进行核相工作。核相工作可保证经不同变压器输出的低压三相电压(400V)相序相同,不会在变压器并列运行时低压柜处出现短路等情况,在出线负荷处也可保证在投入不同变压器时不因低压三相交流电由相序不同而导致的电机反转等其他不正常运行情况。
现阶段在配电站内低压进线柜对断路器两侧母线进行的核相工作需用万用表交流档进行。由于低压柜进线低压母线布局复杂导致空间狭小,且断路器两侧低压母线排均带电,核相作业人员需先佩戴绝缘手套后再使用万用表两支表笔对断路器两侧低压母线排进行核相,人体与带电部位间距较小,佩戴绝缘手套后把握万用表表笔操作不便,工作效率降低,触电隐患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适用范围广,减少作业时触电隐患,提高核相工作效率的低压核相绝缘杆。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便携式低压核相绝缘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绝缘杆、后绝缘杆和加长绝缘杆,此三根绝缘杆均为圆柱型,长度均大于35cm,前绝缘杆通过可插入式的试验端子与铜触头活动连接,两端带有针型插头的绝缘试验线首端插入试验端子中,铜触头与前绝缘杆之间的旋转角度有-90度至+90度的调整范围;前绝缘杆的后端及后绝缘杆的前端分别设有相互对称的前连接槽及后连接槽,前绝缘杆后端的前连接槽处通过螺栓与连接紧固块的一端活动连接,后绝缘杆前端的后连接槽处通过螺栓与连接紧固块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前绝缘杆与连接紧固块之间、连接紧固块与后绝缘杆之间的旋转角度均有-180度至+180度的调整范围;后绝缘杆的后端设有螺纹连接槽,加长绝缘杆的前端设有与螺纹连接槽相匹配的螺纹连接卡凸,后绝缘杆通过螺纹连接槽、螺纹连接卡凸与加长绝缘杆螺纹连接。
本发明同已有技术相比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配电站内低压进行柜母线排核相工作不便,安全隐患大的问题,避免了在部分型号低压进线柜内易造成触电、相间短路等情况的发生。其具有:
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后绝缘杆与加长绝缘杆两段连接,前绝缘杆与后绝缘杆角度调整并固定,铜触头与前绝缘杆角度调整并固定,两端带有针型插头的绝缘试验线首端插入试验端子中,两端带有针型插头的绝缘试验线末端插入万用表表笔插孔内即可使用。
2、拆卸方便,便于携带。后绝缘杆与加长绝缘杆拆卸方便,拆卸并可折叠。具有占地小,质量小的特点。
3、适用范围广。针对不同厂商不同型号低压柜均可满足核相工作的要求。
4、保证安全作业。使用时通过合理调整前绝缘杆与后绝缘杆之间角度,可以保证人体与带电部位间距大于35cm(10kV时作业人员活动范围与带电体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得以保证。
5、提高作业效率。核相作业时保证安全距离,可避免使用绝缘靴、绝缘手套等辅助安全工器具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06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