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式集鱼箱上坝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1047.5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1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常理;魏浪;陈国柱;纵霄;王志光;杨杰;王火云;周超洪;唐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0 | 分类号: | B66F1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0 | 代理人: | 管宝伟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式集鱼箱上坝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轨 道式集鱼箱上坝系统。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开发中,其涉及的坝址上下游鱼类交流通道阻隔 及鱼类基因交流问题是其建设与运行最主要,且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环 境问题,为此,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一般都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开发 涉及的保护鱼类及受影响程度情况,提出了坝址上下游过鱼设施建 设、运行及相关研究的要求,如鱼道、鱼闸、升鱼机、集运鱼系统或 者不同组合方式的过鱼措施等,以期实现区域、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 续健康发展。
目前,低水头水利水电工程的过鱼技术及相关研究发展较为成熟, 且应用实例较多,但高水头水库大坝的大落差、长距离的过鱼问题一 直都是世界性技术难题,高坝大库过鱼技术的很多核心问题尚未得以 研究并解决,对于技术成熟、过鱼效果较好,且便于操作、实施的实 例较少,其中,关于高坝大库的大落差集鱼箱抬升上坝的问题,更是 缺乏较为有效的方法。
目前采用的索道式集鱼箱上坝系统基本不受转运距离与提升高 度限制,尤其特别适用于转运距离较长、提升高差较大的高坝大库, 此情况下能很好解决系统造价和转运提升要求。但是采用索道式集鱼 箱上坝系统对于系统安全运行条件要求严格,在大风、暴雪、夜间等 不利气象条件下不能运行,正常情况下运行速度应保持稳定、均匀, 速度变幅不应超过±5%,应结合安装区域实际情况布置防雷和接地 装置,并应建立、健全有效的测试、检查、维护、检修、记录等安全 生产工作制度与运行操作体系;承载能力有限,宜在3t~6t;索道及 上下游转运平台结构造价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式集鱼箱上坝系统,以 达到有效缓解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对水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水 利水电工程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兼备,真正实现建设绿色环保型水 利水电工程的目标。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轨道式集鱼箱上坝系统,包括集鱼箱、抬车、卷扬机、牵引 索、轨道、起重平台、斜台及镇墩,所述斜台位于起重平台与镇墩之 间,所述集鱼箱设置在抬车上,所述卷扬机安装在起重平台上,并通 过牵引索与抬车相连,所述轨道对称为两根,并关于牵引索对称布置 在斜台上,所述斜台一侧还设置有检修钢梯。
所述起重平台及斜台上均设置有用于支撑牵引索的锚固墩。
所述集鱼箱为开敞式集鱼箱,包括箱体,其中箱体底部为储水层, 上部为开敞层,在开敞层顶部设置有吊装挂件。
所述抬车的底部四周安装有轨道脚轮。
所述抬车顶面结构为凹槽型,并在凹槽底面及四周设有绝缘橡胶 隔震垫。
所述斜台的坡度不大于70°。
所述检修钢梯采用斜梯踏步钢格板或花纹板的钢结构型式。
所述卷扬机的起重吨位为3.0吨至10.0吨,卷扬机卷筒上的钢丝 绳额定速度为10.0米/分钟至20.0米/分钟。
所述牵引索是指牵引抬车及开敞式集鱼箱的钢丝绳或钢丝束线。
所述轨道脚轮为V型或U型钢结构定向轮型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高坝大库枢纽布置实 际,结合其下游集鱼箱大落差条件下的上坝要求,通过设置一种轨道 式集鱼箱抬升结构,对高坝大库下游集鱼箱进行大落差条件下的快 速、稳定抬升与上坝,从而达到高坝大库上下游过鱼并实现鱼类基因 交流的目的,以有效缓解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对水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 响,为建设绿色环保型水利水电工程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具有显 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轨道式集鱼箱上坝系统,其系统安全运行条件 要求较低,系统运行可靠性较强;承载能力较强,可达3t~10t;轨道 及上下游转运平台结构造价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鱼箱,2-吊装挂件,3-开敞层,4-储水层,5-抬车,6- 卷扬机,7-牵引索,8-锚固墩,9-轨道,10-检修钢梯,11-起重平台, 12-斜台,13-镇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 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10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的变压吸附制氮系统
- 下一篇:一种货叉的安全避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