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用海水供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2447.8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9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中;黄海啸;黄信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63B11/02 | 分类号: | B63B11/02;B63J9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供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海水供给系统,属于船用海水储存供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船舶在运营过程中大量使用海水,海水被大量应用于压载、冷却、消防、制淡等船舶系统,这些系统所需的海水均通过海水箱取之于船舶外部水域。
目前运营中船舶大都通过海水箱吸取海水,然后通过布置于机舱内的海水总管将海水送往各个海水消耗系统,如图1所示,传统的海水总管布置是海水经由海水箱格栅从外部海域吸水,经过滤器及阀进入位于花钢板以下的海水总管,最后从总管上分出支管将海水送往各个海水消耗系统。因为海水用量巨大,而且考虑到管路阻力和腐蚀等因素,海水总管的通径也往往较大。船东都倾向于机舱所占空间越小越好,腾出更大的空间用于装货,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大通径的海水总管占据较多空间,无疑使得机舱空间更为紧张。特别是对于类似自卸船等特殊船型,船舶本身尺度较小,但是配置大排量的压载泵等用水设备,机舱空间就显得尤为紧张。从图1中可以看出,传统的海水总管方式占据了花钢板以下较大空间,给本身就空间紧张的机舱带来不便,给机舱处所设备的布置、船舶其他系统的管路布置造成诸多限制。并且海水总管底部的空舱,由于高度方向接近船舶基线,无法布置轮机设备。
此外,海水中一般含有相当部分的泥沙,特别是对于江河出海口,泥沙含量更高。虽然在海水总管入口处有滤器,但是考虑到阻力损失等因素,该滤器滤网孔径较大,还是不可避免地造成海水总管泥沙堆积,导致海水总管内部粗糙度大,管路流动阻力增大,系统运行经济性降低,可靠性也降低,而海水总管中的泥沙和海生物附着难以清理,目前清理时机只有等到船舶靠港大修之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船用海水供给系统,海水总管占据较大空间,导致机舱布置困难,尤其是自卸船等特殊船型,船舶本身尺度较小,但是配置大排量的压载泵等用水设备,机舱空间就显得尤为紧张;海水总管内的杂质无法及时清理,导致海水总管内部粗糙度大,管路流动阻力增大,系统运行经济性降低,可靠性也降低。
鉴于海水总管布置时占用空间大及内部泥沙难以清理的缺点,本发明采用海水槽的布置方式,能有效节省布置空间,并且便于清理内部泥沙和海洋生物。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用海水供给系统,船底两侧,位于花钢板下方位置设有海水箱,海水箱与各自过滤器连接,过滤器通过弯管与下方的海水槽连通;海水槽上部通过管道与各个海水消耗系统连接;所述海水槽嵌在船体的双层底内,其底部与船底基线平齐,其顶部与花钢板之间具有容纳机舱设备的空间;所述两侧的海水槽之间设有隔板,隔板设有隔离阀CSV03,所述海水槽顶部设有供人进出的人孔;当需要对海水槽内积聚的杂质进行清理时,关闭所述隔离阀CSV03,一侧海水槽维持对船用用水设备供应海水,另一侧海水槽停止供水,并采用水泵将其中的海水吸出,从舷侧排出;花钢板移开、人孔打开后,船员从人孔进入,对海水槽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
进一步的,舱底泵在左海水槽和右海水槽各设置两路吸入口,一路吸入口终止在海水槽的顶板,供正常使用;另外一路吸入口设置在海水槽的底部,用来在清理海水槽时将海水槽海水抽吸干净,以便船员进入海水槽。
进一步的,所述海水槽内部的杂质为泥沙、海洋生物。
进一步的,所述海水槽呈矩形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海水消耗系统包括机舱冷却海水系统,压载系统,舱底和消防总用系统,消防和舱底总用系统,机舱冷却海水系统,制淡装置系统,发电冷却水系统等。
进一步的,所述人孔设有水密人孔盖。
本发明海水槽内嵌于双层底以下,以此代替海水总管,这个设计构思节省了机舱空间,改善了机舱布置;海水槽一分为二(左海水槽和右海水槽),中间设置隔板,隔板上装设隔离阀,需要清理清理左海水槽或右海水槽时,将隔离阀关闭;舱底泵或则其它泵在左海水槽或右海水槽设置两路吸入口,一路吸入口终止在海水槽的顶板,供正常使用;另外一路吸入口设置在还水槽的底部,用来在清理海水槽时将海水槽海水抽吸干净,以便船员进入海水槽;海水槽顶部开设人孔,平时通过水密人孔盖密闭。允许船员进入海水槽顶部的人孔直接清理泥沙和海洋生物,解决了海水总管内泥沙和海洋生物难以清理的问题,并且提高管路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节约空间。将海水槽埋入双层底以下区域,做成与船体结构一体,节省了较大空间,提升机舱布置的灵活性,减少机舱设备摆放和管系布置时的困难。
2)便于泥沙和海洋生物清理。海水槽上开人孔,允许船员直接进入清理泥沙,较海水总管方式大为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24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质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能稳定放置的易拉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