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直驱式推进器用内封闭式径向磁通磁力传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3455.4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3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博;徐永向;赵文峰;邹继斌;王骞;王宝超;李勇;尚静;胡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49/10 | 分类号: | H02K49/10;H02K7/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直驱式 推进 器用 封闭式 径向 磁力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直驱式径向磁通磁力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水下直驱式推进器采用的密封方式主要是采用机械密封或唇封等旋转动密封,该密封方式结构复杂存在一定的泄露量,长期使用时需要定期检测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直驱式推进器用内封闭式径向磁通磁力传动机构,该磁力机构采用内外双转子结构,其中内转子采用多极径向磁钢排布方式,外转子磁钢2采用拼块结构,其块数是内转子磁钢4的2倍,其形成的磁场为内封闭分布,实现外转子外侧无漏磁场。在内外转子之间采用隔离套3静密封结构,实现整机无泄漏。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下直驱式推进器用内封闭式径向磁通磁力传动机构,其组成包括:外转子铁心1、多个外转子磁钢2、隔离套3、多个内转子磁钢4、内转子磁轭5、密封圈6、推进器端板7、外转子端板8、推进器的原动机转轴9、内转子端板10,
所述的内转子磁轭5内固定设置有推进器的原动机转轴9,所述的内转子磁轭5的外侧面的一端沿轴向加工有多个燕尾槽Ⅰ11,所述的多个燕尾槽Ⅰ11沿内转子磁轭5的外侧面均布设置,每个所述的内转子磁钢4的一端中部设有凸台,每个内转子磁钢4的凸台匹配固定装入相应的燕尾槽Ⅰ11内,所述的多个内转子磁钢4的外侧环套装有隔离套3,所述的隔离套3的一端为封闭端,隔离套3的另一端为敞口端,所述的外转子铁心1环套装在隔离套3外侧,外转子铁心1的一端为封闭端,外转子铁心1的另一端为敞口端,外转子铁心1的内圆周面位于敞口一端沿轴向加工有多个燕尾槽Ⅱ12,且所述的多个燕尾槽Ⅱ12沿外转子铁心1的内圆周面均布设置,每个所述的燕尾槽Ⅱ12内匹配固定有一个外转子磁钢2,所述的内转子端板10环套装在推进器的原动机转轴9上并与内转子磁轭5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外转子端板8与外转子铁心1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的隔离套3的敞口端设有连接法兰盘16,隔离套3的连接法兰盘16与推进器端板7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的一种水下直驱式推进器用内封闭式径向磁通磁力传动机构,所述的内转子磁轭5为正多边形结构,内转子磁轭5的每个外侧面中部铣有燕尾槽Ⅰ11,所述的内转子磁轭5为导磁金属材料。
所述的一种水下直驱式推进器用内封闭式径向磁通磁力传动机构,所述的外转子铁心1采用耐腐蚀不导磁结构钢材料。
所述的一种水下直驱式推进器用内封闭式径向磁通磁力传动机构,所述的隔离套3的连接法兰盘16与推进器端板7之间通过密封圈6密封连接。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磁力机构采用内外双转子结构,其中内转子采用多极径向磁钢排布方式,外转子磁钢2采用拼块结构,其块数是内转子磁钢4的2倍,其形成的磁场为内封闭分布,实现外转子外侧无漏磁场。
2.本发明在内外转子之间采用隔离套3静密封结构,实现整机无泄漏。
3.本发明采用静密封替代传统旋转动密封,在水下运行时泄露量降至最低,外转子磁钢2经过如图2所示的排列后,可以实现磁场的内封闭式运行,其外转子铁心1可改为耐腐蚀不导磁材料,避免因采用传统导磁部件后所需单独考虑的防腐蚀问题。
4.本发明的内外转子磁钢2均采用燕尾槽结构进行固定,在轴向安装有固定端板14,可实现磁钢在径向、切向和轴向的限位,保证传动机构的可靠运行。
5.本发明的传动机构还具有柔性传动的特点,在转矩过大时可以实现自动卸载,避免原动机过载损坏。
6.本发明的传动结构,使水下直驱式推进器的无故障率运行时间将提升至原来的2至3倍。
7.本发明的磁钢排布简单、可靠、工艺简单。
8.本发明可实现无接触转矩传递,且外转子采用了内封闭式磁场,转子磁场呈径向分布,实现外转子无导磁回路结构,外转子表面无漏磁存在,不存在流体泄露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水下直驱式推进器用内封闭式径向磁通磁力传动机构,其组成包括:外转子铁心1、多个外转子磁钢2、隔离套3、多个内转子磁钢4、内转子磁轭5、密封圈6、推进器端板7、外转子端板8、推进器的原动机转轴9、内转子端板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34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容器外壳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线圈绕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