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夹持喷嘴的夹持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4032.4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3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刘红兵;肖清明;王玉华;徐旺;徐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5/04 | 分类号: | B24C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苏娟;徐年康 |
地址: | 20012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夹持 喷嘴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夹持喷嘴的夹持工具。
背景技术
喷丸强化(也称喷射强化)是指利用高速运动弹丸(金属或陶 瓷弹丸)对金属表面的冲击而使金属表面产生塑性应变层,由此导 致该层的显微组织发生有利变化并使表层引入残余压应力层,表层 的残余压应力层能提高金属零件的疲劳断裂和应力腐蚀断裂抗力, 从而使零件的疲劳寿命和耐应力腐蚀性获得提高的一种工艺方法。 现有的大型铆接式整体壁板在喷丸强化过程中,由于受到设备空间 限制,喷丸加工区域小,往往只采用单喷嘴,而零件整体需喷丸强 化面积较大,导致其加工效率较低;一旦采用了多喷嘴的组合喷射 方式,由于喷射过程的振动,使得各个喷嘴之间不能保持相对静止, 使得各个喷嘴的喷射或是重叠或是都无覆盖,从而降低了喷射加工 的效果。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用于夹持喷嘴的夹持工具,以提高 喷丸效率、喷丸稳定性以及增加喷丸加工区域,满足大型铆接式整 体壁板高效喷丸强化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夹持喷嘴的夹持工 具,包括用于夹持至少两个外设的喷嘴的夹持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板的周边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夹持喷嘴的内凹区 域,每个所述用于夹持喷嘴的内凹区域均能容纳一个所述喷嘴,每 个所述用于夹持喷嘴的内凹区域的开口处都配备有与所述夹持板可 分离的或不可离的且与所述用于夹持喷嘴的内凹区域相配合的用于 夹持喷嘴的卡箍,用于夹持被容纳于所述用于夹持喷嘴的内凹区域 中的所述喷嘴;
所述夹持板能够与外设的机械臂主轴可分离地或不可分离地连 接在一起。
较优选地,所述夹持板的同一周边上或相临的周边上或相对的 周边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用于夹持喷嘴的内凹区域。
较优选地,所述夹持板能够与外设的机械臂主轴是可分离的, 所述夹持板的周边上还设置有用于容纳外部的所述机械臂主轴的用 于夹持机械臂主轴的内凹区域,所述用于夹持机械臂主轴的内凹区 域的开口处配备有与所述夹持板可分离的或不可分离的且与所述用 于夹持机械臂主轴的内凹区域相配合的用于夹持机械臂主轴的卡 箍,用于夹持被容纳于所述用于夹持机械臂主轴的内凹区域中的所 述机械臂主轴。
较优选地,所述夹持板的外周边轮廓呈长方形,所述夹持板包 括2个或3个所述用于夹持喷嘴的内凹区域,所述夹持板还包括一 个所述用于夹持机械臂主轴的内凹区域,各个所述用于夹持喷嘴的 内凹区域以及所述用于夹持机械臂主轴的内凹区域分别位于所述长 方形的不同的外周边上。
较优选地,所述夹持板周边上设置的所述用于夹持喷嘴的内凹 区域为内凹楔形,用于容纳喷嘴外形为圆形或正多边形的喷嘴。更 优选地,所述内凹楔形呈倒等腰三角形状。最优选地,所述等腰三 角形的底角为60度或90度。
较优选地,所述夹持板周边上设置的所述用于夹持机械臂主轴 的内凹区域为内凹楔形,用于容纳机械臂主轴外形为圆形或多边形 的喷嘴。更优选地,所述内凹楔形呈倒等腰三角形状。最优选地, 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60度或90度。
较优选地,所述用于夹持喷嘴的卡箍的一端是可旋转的,所述 用于夹持喷嘴的卡箍的旋转轴设置在所述夹持板上的所述用于夹持 喷嘴的内凹区域的开口处的一侧,所述用于夹持喷嘴的卡箍的另一 端设置有喷嘴锁定装置,能够在夹持板上的此所述用于夹持喷嘴的 内凹区域的开口处的另一侧实现所述用于夹持喷嘴的卡箍的锁定, 由此,所述用于夹持喷嘴的卡箍能够通过旋转以实现对所述用于夹 持喷嘴的内凹区域的打开或关闭。
较优选地,所述用于夹持喷嘴的卡箍的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夹持 板的所在平面相互垂直,使得所述用于夹持喷嘴的卡箍能够在所述 夹持板的所在平面内实现转动。
较优选地,所述用于夹持喷嘴的卡箍设置有旋转轴,所述用于 夹持喷嘴的卡箍能够沿所述旋转轴从所述夹持板所在平面外转动到 所述夹持板所在平面内,此时,所述用于夹持喷嘴的卡箍的另一端 的喷嘴锁定装置正好能够与所述用于夹持喷嘴的内凹区域的开口处 的另一侧相配合,以实现对于所述喷嘴的锁定。
较优选地,所述喷嘴锁定装置采用螺栓、螺钉或销钉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40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结合剂磨具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磨边机运作砂轮尺寸超载安全预防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