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硅镁铝合金耐热性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5709.6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5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杜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生龙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C1/03;C22F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铝合金 耐热性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硅镁铝合金耐热性的 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具有很高的塑性、重量轻、易于加工等特点,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 船舶及化学工业中已大量应用,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铝合金焊接结构件的需求日益,并 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应用领域中的铝合金种类,基本上以铝合金所具有的性能为主, 对于在耐高温性方面还存在缺陷,比如在高温(>100℃)时强度低、易发生蠕变、热膨胀系数 大、成分偏析严重、底缩等,为改善铝合金的使用性能,拓宽其应用领域,发明很好的解决了 现有的存在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进现有铝合金的配比及制作方法,提供一种提高 硅镁铝合耐热性的制作方法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提高硅镁铝合金耐热性的制作 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组成分别为:铜:2-5%、锰:0.45-1%、稀土元素:0.3- 0.8%、钛:0.2-0.5%、锆:0.1-0.2%、镍:0.15-0.2%、硅:10-12%、镁:8-10%、铁:5-8%,硼:2- 5%,铬:2-3.5%,其余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作为优选:所述铜、铁、镍、钛分别以铝铜中间合金、铝铁中间合金、铝镍中间合金 及铝钛中间合金的方式加入。
一种提高硅镁铝合金耐热性的制作方法,其步骤如下:1)、熔炼,首先将经过计算 的钛、铜、镍和铁铝中间合金投入到熔炼炉中加热熔化;2)加入硼、锆全部熔化后加入其余 材料,加热升温到600-700℃并保温1.5小时;3)进行炉前取样分析,确认成分合格后,进行 精炼处理30分钟,精炼处理后得到的铝合金液在600-950℃下静置8-10小时后扒渣除气,待 温度为560℃-580℃时进行浇铸;4)、淬火处理将浇铸好的铝合金加热到650-750℃后保温 1-2小时进行水液淬火,淬火速度不低于2℃/秒有利于稳定组织内部的晶粒分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应当理解的是以下的实施 例仅能用来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提高硅镁铝合金耐热性的制作方法,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组成分别为:铜:2- 5%、锰:0.45-1%、稀土元素:0.3-0.8%、钛:0.2-0.5%、锆:0.1-0.2%、镍:0.15-0.2%、硅:10- 12%、镁:8-10%、铁:5-8%,硼:2-5%,铬:2-3.5%,其余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铜、铁、 镍、钛分别以铝铜中间合金、铝铁中间合金、铝镍中间合金及铝钛中间合金的方式加入。
一种提高硅镁铝合金耐热性的制作方法,其步骤如下:1)、熔炼,首先将经过计算 的钛、铜、镍和铁铝中间合金投入到熔炼炉中加热熔化;2)加入硼、锆全部熔化后加入其余 材料,加热升温到600-700℃并保温1.5小时;3)进行炉前取样分析,确认成分合格后,进行 精炼处理30分钟,精炼处理后得到的铝合金液在600-950℃下静置8-10小时后扒渣除气,待 温度为560℃-580℃时进行浇铸;4)、淬火处理将浇铸好的铝合金加热到650-750℃后保温 1-2小时进行水液淬火,淬火速度不低于2℃/秒有利于稳定组织内部的晶粒分布。
实施例1:
一种提高硅镁铝合金耐热性的制作方法,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组成分别为:铜:2%、锰: 0.45%、稀土元素:0.3%、钛:0.2%、锆:0.1%、镍:0.15%、硅:10%、镁:8%、铁:5%,硼:2%,铬:2%, 其余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提高硅镁铝合金耐热性的制作方法,其步骤如下:1)、熔炼,首先将经过计算 的钛、铜、镍和铁铝中间合金投入到熔炼炉中加热熔化;2)加入硼、锆全部熔化后加入其余 材料,加热升温到600-700℃并保温1.5小时;3)进行炉前取样分析,确认成分合格后,进行 精炼处理30分钟,精炼处理后得到的铝合金液在600-950℃下静置8-10小时后扒渣除气,待 温度为560℃-580℃时进行浇铸;4)、淬火处理将浇铸好的铝合金加热到650-750℃后保温 1-2小时进行水液淬火,淬火速度不低于2℃/秒有利于稳定组织内部的晶粒分布。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生龙,未经杜生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57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腐蚀手术刀刀柄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熔三通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