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6311.4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8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昊;李英;夏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张清芳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化工领域中,常用的换热器主要有固定管板换热器、U型换热器、浮头换热器等。对于管程、壳程需要清洗的工艺条件,以往多是采用单管程浮头换热器,而且大多是在管程出口进行设计优化。通常需要设置钩圈、浮头法兰等部件,而且管程出口需要从壳程开孔。此类换热器的结构复杂,安装和维护非常不便。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新型的换热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新的换热器型式,由于没有浮头换热器的外头盖,使换热器的结构更简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新型的换热器,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管箱、壳程部分和第二管箱,以及设置在所述壳程部分内的管束;所述第一管箱包括顺次连接的封头、筒体短节、设备法兰;所述第二管箱包括封头、接管、夹持法兰;所述壳程部分包括第一法兰、壳程筒体、第二法兰;所述管束包括第一管板、换热管和第二管板,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程筒体包括第一壳程筒体和第二壳程筒体,以及设置在第一壳程筒体和第二壳程筒体之间的膨胀节。这种结构节省材料,膨胀节设置在壳程上,仅承受壳程压力,也方便安装和检修。
进一步地,所述管束包括管板定位环,设置在所述第二管板的外圆周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板与所述管板定位环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箱的设备法兰与所述壳程部分的第一法兰配对连接,所述管板位于所述设备法兰与所述第一法兰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法兰、所述管板与所述第一法兰之间采用螺栓、螺母夹持连接。此外,在所述设备法兰、所述管板与所述第一法兰之间还可以设置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箱的夹持法兰与所述壳程部分的第二法兰配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板通过所述管板定位环连接到夹持环。通过设置管板定位环可以降低夹持环加工难度。没有定位环,夹持环要同时与管板和法兰保证配合精度,所以有一定的难度。设有定位环,夹持环先保证与法兰配合精度,和管板的配合可以通过管板定位环来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环位于夹持法兰与第二法兰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法兰、夹持环和第二法兰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夹持连接。此外,在所述夹持法兰、夹持环和第二法兰之间还可以设置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环和所述管板定位环之间通过螺栓、螺母夹持连接。
本发明的换热器相比于现有的单管程浮头换热器,去除了钩圈、浮头法兰等部件,改变一侧管板的连接方式,采用了夹持环和管板定位环,管程出口也无需再从壳程开孔,简化了换热器结构,使得安装、检修更为方便,同时也降低了设备成本。本发明的新型结构的换热器既不是固定管板换热器,也不同于U型换热器、浮头换热器等,是一种新型的换热器结构,具有显著的独创性。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新型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换热器中夹持管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封头,2-筒体短节,3-设备法兰,4-垫片,5-第一管板,6-第一法兰,7-第一壳程筒体,8-换热管,9-膨胀节,10-第二壳程筒体,11-第二法兰,12-夹持环,13-夹持法兰,14-垫片,15-封头,16-接管,17-外垫片,18-螺母,19-螺栓,20-内垫片,21-管板定位环,22-第二管板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换热器,其特别适用于管程、壳程均需要清洗的工艺条件,此新型结构的换热器既不是固定管板换热器,也不同于U型换热器、浮头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63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中口径杀伤性霰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