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形手臂工业机器人的X射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7095.5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9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人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42/02 | 分类号: | G03B4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804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臂 工业 机器人 射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形手臂工业机器人的X射线系统,用于进行检测的物体的立体成像。
背景技术
一般地已知的X射线成像记录是物体尽可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在检查器下获得X射线立体图像,这些类型的立体图像是由相互转移的相同物体的两个所谓的半个图像形成的,它们尽可能的被同时记录,且这两个半图像之间的距离通常至少在5°到10°之间,使用立体眼镜来观察被记录的立体图像的观察者获得检查器下的物体的空间印象。也有通过两个立体X射线管装置来记录两个半图像,但至少两个X射线焦点被彼此分隔开,焦点间的间距是固定的且不能改变的,对于记录两个半图像用的两个不同的X射线管的使用是需要同时记录的,需要两个X射线管且设置是不灵活的,而且需要手动调整两个X射线管,不允许快速连续的记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执行创建物体X射线图像具有灵活性且实时使用单一X射线焦点,以便获得一特别好的实时表示图像,且快速连续记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C形手臂工业机器人的X射线系统。
一种C形手臂工业机器人的X射线系统,包括:包括X射线源和X射线探测器,且被安装在工业机器人的C形手臂的不同端部,X射线源创建了X射线束,其在焦点为源头,检查器被设置在X射线源和X射线探测器之间,X射线束照射检查器下面的物体,物体的中心点通过平衡轴被相交,C形手臂绕旋转轴旋转,控制器控制X射线系统,被记录的立体X射线图像通过图像系统被处理且在显示装置上显示。
所述的平衡轴是通过在C形手臂的初始位置X射线探测器的中心点上的焦点的铅垂线形成的。
所述的旋转轴与X射线探测器的中心点相交。
所述的工业机器人用于支撑记录装置,其绕旋转轴旋转记录装置到第一旋转角,使得记录装置在第一旋转角记录物体的第一X射线图像,随后绕旋转轴旋转记录装置到第二旋转角,使得记录装置在第二旋转角记录物体的第二X射线图像,这样第一和第二X射线图像用于创建物体的立体X射线图像。
本发明要解决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执行创建物体X射线图像具有灵活性且实时使用单一X射线焦点,以便获得一特别好的实时表示图像,且快速连续记录。
附图说明
附图1:一种C形手臂工业机器人的X射线系统示意图。
附图2:附图1中C形手臂的侧视图。
附图3:附图2中C形手臂位于旋转位置的侧视图。
附图4:附图2中C形手臂位于进一步旋转位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一种C形手臂工业机器人的X射线系统,包括:包括X射线源(2)和X射线探测器(4),且被安装在工业机器人(11)的C形手臂(1)的不同端部,X射线源(2)创建了X射线束(10),其在焦点(3)为源头,检查器(6)被设置在X射线源(2)和X射线探测器(4)之间,X射线束(10)照射检查器(6)下面的物体,物体的中心点(8)通过平衡轴(9)被相交,所述的平衡轴(9)是通过在C形手臂(1)的初始位置X射线探测器(4)的中心点(5)上的焦点(3)的铅垂线形成的,C形手臂(1)绕旋转轴(15)旋转,所述的旋转轴(15)与X射线探测器(4)的中心点(5)相交,所述的工业机器人(11)用于支撑记录装置,其绕旋转轴(15)旋转记录装置到第一旋转角(7a),使得记录装置在第一旋转角(7a)记录物体的第一X射线图像,随后绕旋转轴(15)旋转记录装置到第二旋转角(7b),使得记录装置在第二旋转角(7b)记录物体的第二X射线图像,这样第一和第二X射线图像用于创建物体的立体X射线图像,控制器(12)控制X射线系统,被记录的立体X射线图像通过图像系统(13)被处理且在显示装置(14)上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人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国人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70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影仪
- 下一篇:相移掩模坯板、相移掩模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