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递轮胎胎圈的预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7140.7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1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黄胜华;钟洪飞;吕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洪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26 | 分类号: | B29D30/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高巍 |
地址: | 361023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递 轮胎 预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成型机用的上胎圈装置,特别是一种传递轮胎胎圈的预置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轮胎制造行业,对于预置胎圈的方式,主要采用的方式有两种:①一种是人工手动预置胎圈,这种预置胎圈方式的缺点是在在产过程中需要较长时间的停顿以等待操作工人把胎圈放到预置环上,这种方式比较费时费力,影响轮胎的生产效率;②另一种是一个预置胎圈机构两侧各放置一个胎圈,在成型机主机导轨上专门设计一个机构用于放置胎圈,胎圈放置好后再移动到成型筒上装上胎圈进行反包,这种预置胎圈方式采用一个专门的机构用于放置胎圈和装胎圈,这种装胎圈形式是在成型筒上开两个槽用于安装胎圈,这种方式容易使安装好的使胎圈发生歪曲,影响轮胎的质量;③对于现有轮胎成型机位置固定的,目前的预置胎圈机构只能主动移动到成型筒后再把胎圈放置上去,对于轮胎成型机是移动的,现有的预置胎圈机构并不适用;④对于胎圈来说,制造大轮胎的胎圈内环直径较大,小胎圈的内环直径较小;现有的预置胎圈机构无法调节其扩撑起始位置,或是可调节但调节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传递轮胎胎圈的预置装置,能自动预置胎圈,并胎圈在安装过程中不发生歪曲变形,使提高轮胎生产效率及良品率进一步提高;对于不同的胎圈内环直径不一样时,可同步调节其支撑的幅度,实现生产不同内径胎圈的轮胎时,可快速调节切换预置装置支撑胎圈的支撑初始直径。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传递轮胎胎圈的预置装置,包括一可移动的基座和一安装于基座上以放置胎圈的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一U形的框板以及平行间隔地固设在框板下方的前板和后板;前板和后板中心对位各设一可供收缩状态下的成型鼓和/或胶襄轴向穿过的圆孔;所述预定位机构包括以圆形间隔分布铰接在前板圆孔外围上由一链条同步驱动的若干末端带有滚轮的摆杆,各摆杆同步摆转使由若干滚轮围成的圆圈扩大或缩小以撑起或松放胎圈;摆杆上还设有可把胎圈轴向推离的顶胎气缸;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双向拉动链条的行程气缸;所述基座上还设有调整行程气缸初始固定位置以联动链条调整摆杆起摆初始位置的调节机构。
所述的若干滚轮中,既有带磁性用于吸附定位胎圈的定位轮,亦有不带磁性的承托轮。
所述的定位轮根部设有轴向限位胎圈的凸环,所述的顶胎气缸装接在承托轮所在的摆杆上。
所述的顶胎气缸的气缸杆末端固定有一用于将胎圈推离定位轮的弧形的推杆;初始状态的推杆与凸环同处于一轴向面上以贴触限位胎圈。
所述的基座的前板和后板之间铰接有若干供摆杆转动端固接的转轴;前板和后板之间的各转轴上设有驱动转轴转动以带动摆杆摆动的链轮;所述的各链轮与所述的链条啮合。
所述的前板和后板之间还设有若干用于导向链条的辅轮,链条在辅轮的导向下使链条与链轮的啮合面增大。
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两根横向固定在前板和后板顶部的导轨,两导轨上各滑动装接一滑套,两滑套通过一固定板连接固定,所述的框板上横向安装一驱动固定板沿导轨滑动的丝杆,框板外侧设有一与丝杆固接的手轮;所述的行程气缸固定在前板一侧的固定板上。
所述的行程气缸的气缸杆固定在固定板上,行程气缸外壳底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链条两端的牵引块。
所述的前板和后板顶部均设有一用于标识固定板位置的标尺,所述的固定板上固定有用于指示标尺上刻度的指针。
所述的行程气缸为双行程气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行程气缸启动链条带动分布以圆圈间隔分布的若干摆杆同步摆转,摆杆径向向外摆转时张紧胎圈定位,摆杆径向向内摆转时松开胎圈,实现胎圈在本发明上的预置,胎圈到达成型机上的胎圈预置位置时,通过顶胎气缸可预置在本发明上的胎圈轴向推开快速准确地预置定位在轮胎成型机上;通过调节机构可调整行程气缸的初始固定位置时拉动链条调整摆杆的起摆初始位置,以使各摆杆的滚轮围成的圆圈或大或小以支撑不同内环大小尺寸的胎圈,调节非常便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①由行程气缸双向拉动一链条带动所有的摆杆同步摆转以张紧或松开圆圈内环,实现胎圈在本发明上的快速预置定位;因采用链条同步传动摆杆,同步性好,可避免预置胎圈时出现胎圈歪曲的现象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洪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洪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71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