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摔玻璃奶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7160.4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0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孕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9/00 | 分类号: | A61J9/00;B32B1/02;B32B17/06;B32B25/08;B32B27/28;B32B27/32;B32B27/34;B32B7/12;B32B37/15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张俭伟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奶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奶瓶,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抗摔玻璃奶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奶瓶样式层出不穷,传统的奶瓶设计结构比较单一,往往无法满足 消费者多种需求,往往顾此失彼。例如:当有好的外观时,却未必有简单实用的保温效果; 当有好的保温效果时,未必有安全保障;当有好的安全保障时,未必能避免婴儿喂养的隐 患。
玻璃奶瓶最受欢迎,但易碎;塑料奶瓶虽然抗摔,但是不易清洗,易老化,可能有残 留有害物质,消费者不放心;现有抗摔玻璃奶瓶做工粗糙、笨重、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抗摔,同时具有普通玻 璃奶瓶透明、轻便、易清洗、健康等特点的抗摔玻璃奶瓶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摔玻璃奶瓶,包括外壳,外壳 内设有内胆,外壳与内胆之间具有硅胶填充层。
以下是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外壳由PP或PPSU或PA透明塑料制成。
进一步改进:
外壳的厚度为0.5-2mm。
进一步改进:
内胆为玻璃制成。
进一步改进:
内胆的厚度为1.5-3mm。
进一步改进:
硅胶填充层的厚度为1-2mm。
进一步改进:
所述玻璃奶瓶的内胆在瓶口处低于外壳的高度。
进一步改进:
外壳与硅胶填充层之间具有界面粘接剂;
内胆与硅胶填充层之间具有界面粘接剂。
一种抗摔玻璃奶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装配步骤,将洁净的玻璃内胆装入洁净的塑料外壳内;
b、灌装步骤,用灌注设备工具把除去气泡的硅胶从玻璃内胆和塑料外壳之间的间隙灌 入,直到灌满整个间隙为止;
c、固化步骤,加热或者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使硅胶填充层充分固化。
一种抗摔玻璃奶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灌装步骤,首先用灌注设备工具把一定量的除去气泡的硅胶注入洁净的塑料外壳 内;
b、组装步骤,将洁净的玻璃内胆装入含有硅胶的塑料外壳内,将玻璃内胆均匀下压,使 得硅胶逐渐填充满整个玻璃内胆和塑料外壳之间的间隙;
c、固化步骤,加热或者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使硅胶填充层充分固化。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抗摔,奶瓶从2米高处以各种角度跌落到水泥地板上玻璃内胆都保持完好无损;
2、具有普通玻璃奶瓶透明、轻便、易清洗、健康等的特点;
3、由于玻璃内胆外覆盖着一层导热系数更小的硅胶和塑料,该奶瓶比一般玻璃奶瓶具 有更好的保温效果。
4、由于玻璃内胆外覆盖着一层导热系数更小的硅胶和塑料,该奶瓶比一般玻璃奶 瓶具有更好的防烫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胆;2-硅胶填充层;3-塑料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抗摔玻璃奶瓶,包括塑料外壳3,塑料外壳3由PP或PPSU 或PA等透明的塑料做成。塑料外壳3的设置使奶瓶碰撞时,减少了奶瓶的形变,与硅胶套保 护的防摔奶瓶相比,更光滑、易清洗。
为了降低整个奶瓶的重量,塑料外壳3的厚度可以比一般奶瓶的厚度薄。塑料外壳 3的厚度可以减少到0.5mm。
所述玻璃奶瓶还包括玻璃做成的内胆1,内胆1具有安全、易清洗、耐老化等优点。
为了降低整个奶瓶的重量,玻璃内胆1的厚度可以比一般玻璃奶瓶的厚度薄。玻璃 内胆1的厚度可以减少到1.5mm。
所述玻璃奶瓶还包括设置在塑料外壳3与内胆1之间的硅胶填充层2,其作用是通 过弹性形变吸收奶瓶碰撞时产生的应力,保护玻璃层。
为了降低整个奶瓶的重量,硅胶填充层2的厚度可以比一般硅胶保护套的厚度薄。 硅胶填充层2的厚度可以减少到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孕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孕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71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