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发动机变循环缓速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7552.0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1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健;莫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嘉林 |
主分类号: | F01L13/06 | 分类号: | F01L13/06;F02D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1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循环 系统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变循环缓速系统,它比已知的汽车发动机变循环缓速系统的结构更简单、更紧凑、重量更轻、功能更完善,工作更柔和。
二.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汽车发动机变循环缓速系统的作用是:在汽车惯性运行需要缓速时,驱动轮通过传动系统带动发动机运转,此时的发动机可改变循环方式,从原来的进气、压缩、膨胀、排气的四冲程循环模式改变为进气、压缩、进气、压缩的二冲程循环模式,发动机通过压缩空气来消耗汽车的惯性运动能量,从而实现降低运行速度或减少运行加速度。现在的汽车发动机变循环缓速系统是通过液压控制和传动来改变排气门配气正时,在活塞原压缩冲程活塞运行到上止点附近时,顶开排气门,将燃烧室内的压缩空气放出气缸外,在活塞原膨胀冲程中,排气门继续被项开,从而在原膨胀冲程时,气缸可通过被项开的排气门吸引空气;在活塞原排气冲程时,关闭排气门,使活塞向上止点运动成为对缸内空气进行压缩;这样可产生较大的发动机缓速制动力,增强发动机的缓速效能。缺点是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重量较大、而且汽车发动机各气缸都同时处于变循环状况、缓速效果的大小不可调控。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汽车发动机变循环缓速系统存在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重量较大、缓速效果大小不可调控等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变循环缓速系统,该系统可在驾驶员需要发动机缓速时可适时提供所需的发动机缓速效能,而且可方便调整参与变循环气缸的数量以达成减少发动机变循环缓速介入时的冲击。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发动机变循环缓速系统是由:变循环控制电路与每个气缸上的变循环机构与组成;而变循环机构是有由:电磁控制器、支架、花键滑动凸轮轴套、定位弹簧、定位球、第一阻挡环、第二阻挡环、花键轴等组成的;电磁控制器是由:磁吸线圈、复位弹簧、进气铁芯、排气铁芯、支点、杠杆组成并安装在支架上;花键滑动凸轮轴套外表面设有第一排气凸轮、第二排气凸轮、进气凸轮、进气控制螺旋环槽、排气控制螺旋环槽,花键滑动凸轮轴套的孔壁设有花键槽、排气定位坑、进气定位坑,花键滑动凸轮轴套安装在花键轴上,并可在第一阻挡环、第二阻挡环之间滑动;进气控制螺旋环槽是由不等深环槽部分、等深螺旋环槽部分、等深环槽部分组成,排气控制螺旋环槽是由不等深环槽部分、等 深螺旋环槽部分、等深环槽部分组成;花键轴上设有花键还安装有定位弹簧、第一阻挡环、第二阻挡环;定位球安装在花键轴与花键滑动凸轮轴套之间。
在气缸处于四冲程循环时,花键滑动凸轮轴套上的两个排气凸轮通过驱动两个滚子轴承使两个排气门摇臂摇动从而打开对应的排气门,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外;同时,花键滑动凸轮轴套上的进气凸轮作无效的随动旋转。
在驾驶员需要发动机变成空气压缩机反拖汽车进行缓速时,只要同时不踩油门踏板和离合器踏板,变循环控制电路便可根据踩下制动踏板的深度,接通相应气缸的电磁控制器的电源电路,随即排气铁芯离开排气控制螺旋环槽,进气铁芯进入进气控制螺旋环槽对花键滑动凸轮轴套进行干涉,使花键滑动凸轮轴套沿花键凸轮轴移动,并将花键滑动凸轮轴套上的进气凸轮定位在可驱动第一排气门摇臂上的第一滚子轴承的位置之后停止干涉;因为花键滑动凸轮轴套移动后,花键滑动凸轮轴套上的排气凸轮已不在可驱动排气摇臂的位置了,所以只能作无效的随动旋转;随后在活塞的压缩冲程将近终了时,花键滑动凸轮轴套上的进气凸轮驱动第一排气门摇臂上的第一滚子轴承,第一排气门摇臂随即推动对应的排气门使之开启,排气门在开启后瞬间便将气缸内的压缩空气排出,活塞在上止点过后,进入原臌胀冲程,气缸又从开启的排气门吸入空气,在活塞下止点过后的原排气行程开始后不久进气凸轮停止驱动第一排气门摇臂,排气门关闭;随后在原排气冲程时,活塞随即对缸内空气进行压缩,活塞运行至接近原排气上止点时,进气门开启,放出压缩空气;随后活塞运行上止点过后便进入原进气冲程,气缸从进气门吸入空气;在原进气冲程过后活塞进入原压缩冲程,活塞上行压缩气缸内的空气;随后活塞在原压缩冲程将近终了时,花键滑动凸轮轴套上的进气凸轮驱动第一滚子轴承,使第一排气门摇臂随即推动对应的排气门使之开启。至此该气缸进入二冲程循环运转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嘉林,未经莫嘉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75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直线导轨专用磨床
- 下一篇:一种涂装立柱垫片自动刮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