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形截面板材自动翻转堆叠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7858.6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1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黄溢忠;熊金奎;黄婧璜;刘安峰;李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正黎明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7/08 | 分类号: | B65G57/08;B65G57/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形截面 翻转构件 堆叠设备 自动翻转 导向斜面 支撑台面 导向斜 抛物线曲面 安全隐患 板材翻转 倾斜状态 水平状态 导向槽 可旋转 可转动 支撑台 倒扣 地枢 堆叠 侧面 | ||
本发明公开了异形截面板材自动翻转堆叠设备,包括导向斜面,该导向斜面的底部与一支撑台面连接在一起,该导向斜面与该支撑台面之间设有用于过渡的导向槽;曲面翻转构件,该曲面翻转构件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导向斜面的侧面,所述曲面翻转构件的表面为抛物线曲面,所述曲面翻转构件可旋转带动处于倾斜状态的一异形截面板材翻转,并使其倒扣于在支撑台面上处于水平状态的另一异形截面板材上。本发明提供了异形截面板材自动翻转堆叠设备,堆叠效率高、成本低,且消除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异形截面板材曲面翻转堆叠。
背景技术
异形截面板材为截面不规则的板材,如C型钢材、M型钢材、L型钢材等需要通过二个钢材互相倒扣进行堆叠的钢材产品。为了节省包装成本、存储费用、运输费用,异形截面板材通常需要以两两相向堆叠的方式进行码放,以使板材形成规整的堆叠结构。现有技术中,异形截面板材的堆叠码放通常通过人工操作进行,有着人力成本较高,且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等缺点。随着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这种低效且耗时的堆叠方式,逐渐遭到淘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了可实现异形截面板材自动翻转堆叠的自动化设备,且有着堆叠效率高、成本低、消除了安全隐患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异形截面板材自动翻转堆叠设备,用于将依次送出的第一异形截面板和第二异形截面板以相向开口的状态互相扣合,并形成堆叠结构,包括:
导向斜面,该导向斜面的底部与一支撑台面连接在一起,该导向斜面与该支撑台面之间设有用于过渡的导向槽;
曲面翻转构件,该曲面翻转构件可转动地枢接于所述导向斜面,所述曲面翻转构件的表面为抛物线曲面,所述曲面翻转构件可旋转顶起倾斜抵靠于所述导向斜面的异形截面板材,并使其翻转倒扣于所述支撑台面;
其中,所述第一异形截面板沿所述导向斜面和导向槽滑动进入所述支撑台面,并开口向上停滞于该支撑台面;所述第二异形截面板沿所述导向斜面和导向槽滑动,并与所述第一异形截面板相抵,并开口向上地倾斜靠置于所述导向槽;所述曲面翻转构件旋转带动所述第二异形截面板翻转,并使其倒扣于所述第一异型截面板之上,形成堆叠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用于辅助所述第一异形截面板和第二异形截面板堆叠的侧挡板,该侧挡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台面的一侧,且该侧挡板可在抬起状态和放下状态间切换。在堆叠动作开始时,该侧挡板处于抬起状态,当第一异形截面板与第二异形截面板完成堆叠结构之后,该侧挡板切换至放下状态,以使堆叠完成的第一异形截面板与第二异形截面板通过。
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侧推装置,所述侧推装置沿所述支撑台面的表面方向运动,并将完成堆叠结构的所述第一异形截面板和第二异形截面板推离所述支撑台面。所述侧推装置与所述侧挡板相连动,当所述侧挡板由抬起状态切换至放下状态时,所述侧推装置沿所述支撑台面的表面方向运动,并将完成堆叠结构的所述第一异形截面板和第二异形截面板推离所述支撑台面。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曲面翻转构件为至少二个,该至少二个曲面翻转构件同轴装接于所述导向斜面,且与该导向斜面垂直;该至少二个曲面翻转构件同步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至少二个曲面翻转构件通过一转轴同轴装接在一起,所述至少二个曲面翻转构件之间的间距可沿所述转轴进行调整。所述至少二个曲面翻转构件在所述转轴的带动下,同步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异形截面板翻转并倒扣于所述第一异形截面板上。
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用于进行动作时序控制的PLC可编程控制器。所述PLC可编程控制器对所述曲面翻转构件、侧挡板和侧推装置进行动作时序控制,以实现异形截面板两两堆叠完成后通过侧推离开所述支撑台面。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导向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0度到6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正黎明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正黎明冶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78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退扭装置
- 下一篇:四轮同步转向行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