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导电膜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8525.5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0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西宝;于甄;李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00 | 分类号: | H01B5/00;H01B5/14;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2156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导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导电膜。
背景技术
透明导电膜具有低电阻、高透射率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能源、信息、微电子工业等领域中,透明导电膜也成为业界研究的重点。
现有技术中,制备纳米银线导电膜,通常需要重复浸泡纳米银线、热压过程等步骤,工艺较繁琐,且每次重复操作之后,其结合面均会形成一个光学界面,累加起来,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导电膜的光透过率。中国专利文献CN102214499,即公开了一种透明导电膜的制作方法,步骤包括:涂布亲水性透明树脂于软性透明基材上,干燥亲水性透明树脂,浸泡干燥后的亲水性透明树脂于纳米银线的分散液中,热压亲水性透明树脂,让纳米银线进入亲水性透明树脂中,并重复该浸泡与热压步骤数次,采用该种方法制作出的导电膜,光透过率低。
现有技术中还有另外一种方法,是涂敷纳米银线浆料于PET基材上,这种方法制成的透明导电膜,缺乏表面保护,纳米银线层易脱落,且透明导电膜表面容易被刮伤,纳米银线导电膜的基材是类似于ITO导电膜的硬化薄膜,即在硬化薄膜之上涂布纳米银线,再烘干,此种方法与ITO溅射不同,但是选用基材类似,所以存在光透过率低、雾度高、附着力低、柔性差、生产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常规的透明导电膜可以实现平板触控,但是其基材、导电层均不可弯曲,同时也没有水汽阻隔的功能,限制了柔性触摸屏的制备。
因此,业界亟需一种具有光透过率高、雾度低、附着力高、耐弯曲、且能阻隔水汽等优点的柔性导电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柔性导电膜,、其制备方法以及具有该柔性导电膜的触摸屏,该柔性导电膜具有导电纳米金属丝硬化膜的结构设计,可起到良好的保护导电膜不易断裂的作用,实现大幅度向内或两边弯曲甚至折叠,且该柔性导电膜具有耐刮、耐划、整体厚度较于同等基材制备的导电膜厚度较薄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的一种柔性导电膜,包括:
柔性基材层;
至少一层柔性导电层;
至少一层柔性水汽阻隔层;
所述柔性导电膜中的各层层叠设置。
优选的,所述柔性水汽阻隔层设置在柔性基材层的一侧表面上,所述柔性导电层设置在柔性水汽阻隔层的远离柔性基材层的一侧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柔性导电层设置在柔性基材层的一侧表面上,所述柔性水汽阻隔层设置在柔性导电层的远离柔性基材层的一侧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柔性导电层设置在柔性基材层的一侧表面上,所述柔性水汽阻隔层设置在柔性基材层的远离柔性导电层的一侧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柔性水汽阻隔层设置在柔性基材层的两侧表面上,所述柔性导电层设置在柔性水汽阻隔层的远离柔性基材层的两侧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柔性导电层设置在柔性基材层的两侧表面上,所述柔性水 汽阻隔层设置在柔性导电层的远离柔性基材层的两侧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柔性基材层的材料选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环烯烃共聚物、环烯烃聚合物、聚酰亚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碳酸酯中的一种或其多种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柔性基材层的厚度为5μm-100μm。
优选的,所述柔性导电层,通过磁控溅射法沉积ITO导电膜,或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的方式沉积石墨烯、或喷涂银纳米线、或在涂布液中分散导电纳米金属丝而制得。
优选的,所述柔性水汽阻隔层为通过蒸发、溅射、化学气相沉积或原子层沉积的方式生长的一层无机氧化物,所述无机氧化物材料选自TiO2、Al2O3、SiO2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技术优势:
由柔性基材层、柔性导电层与柔性水汽阻隔层层叠而成的柔性导电膜,可实现大幅度向内或两边弯曲,甚至折叠,且其厚度较薄、光透过率高、雾度低。
具有柔性水汽阻隔层,可以有效阻隔外界水汽渗透,阻隔水氧等外部环境对器件的侵蚀,提高阻隔水汽的性能。
柔性导电层可通过在涂布液中分散导电纳米金属丝而制得,起到了良好的保护柔性导电膜不易断裂的作用,且具有耐刮、耐划的优点,同时提高了柔性基材层的附着力,避免了纳米银线脱落及表面被刮伤等问题,改善了柔性导电膜的质量。
结构层简单、制作工艺较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85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