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腐蚀医用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8845.0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3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苏扬;李文遐;徐勤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00 | 分类号: | C08L9/00;C08L83/08;C08L9/02;C08K13/02;C08K3/34;C08K5/098;C08K5/1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医用 橡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腐蚀医用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橡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橡胶不仅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医用等轻工橡胶产品,而且向采掘、交通、建筑、机械、电子等重工业和新兴产业提供各种橡胶制生产设备或橡胶部件。可见,橡胶行业的产品种类繁多,其前景十分广阔。橡胶按原料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按形态分为块状生胶、乳胶、液体橡胶和粉橡胶末橡胶。乳胶为橡胶的胶体状水分散体;液体橡胶为橡胶的低聚物,未硫化前一般为粘稠的液体;粉末橡胶是将乳胶加工成粉末状,以利配料和加工制作。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热塑性橡胶,无需化学硫化,而采用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方法成形。橡胶按使用又分为通用型和特种型两类。
医用橡胶在医用材料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医用硅橡胶导管、医用胶管、医用橡胶塞、医用气垫等。但是现有的医用橡胶的力学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且耐腐蚀性较差,导致其寿命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腐蚀医用橡胶及其制备方法,该医用橡胶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
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腐蚀医用橡胶,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异戊橡胶15~20份、氟硅橡胶5~14份、丁腈橡胶2~5份、白芷油1~3份、吡咯烷酮羧酸钾2~6份、聚酰胺蜡微粉1~5份、三乙醇胺2~3份、碳化硅1~3份、硬脂酸锌2~10份。
优选的,所述的耐腐蚀医用橡胶,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异戊橡胶17~18份、氟硅橡胶7~12份、丁腈橡胶3~4份、白芷油1~2份、吡咯烷酮羧酸钾3~4份、聚酰胺蜡微粉2~3份、三乙醇胺2~3份、碳化硅1~2份、硬脂酸锌4~6份。
优选的,所述的耐腐蚀医用橡胶,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异戊橡胶16份、氟硅橡胶6份、丁腈橡胶3份、白芷油1份、吡咯烷酮羧酸钾3份、聚酰胺蜡微粉2份、三乙醇胺2份、碳化硅1份、硬脂酸锌3份。
所述的耐腐蚀医用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重量份比,将异戊橡胶、氟硅橡胶和丁腈橡胶混合升温至120℃~130℃,再依次将白芷油、吡咯烷酮羧酸钾和聚酰胺蜡微粉加入其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三乙醇胺、碳化硅和硬脂酸锌混合均匀,后出料至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所述耐腐蚀医用橡胶。
优选的,将异戊橡胶、氟硅橡胶和丁腈橡胶混合升温至12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医用橡胶具有良好的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2)本发明医用橡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以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3)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介绍,但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耐腐蚀医用橡胶,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异戊橡胶15份、氟硅橡胶5份、丁腈橡胶2份、白芷油1份、吡咯烷酮羧酸钾2份、聚酰胺蜡微粉1份、三乙醇胺2份、碳化硅1份、硬脂酸锌2份。
所述的耐腐蚀医用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重量份比,将异戊橡胶、氟硅橡胶和丁腈橡胶混合升温至120℃,再依次将白芷油、吡咯烷酮羧酸钾和聚酰胺蜡微粉加入其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三乙醇胺、碳化硅和硬脂酸锌混合均匀,后出料至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所述耐腐蚀医用橡胶。
实施例2
一种耐腐蚀医用橡胶,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异戊橡胶20份、氟硅橡胶14份、丁腈橡胶5份、白芷油3份、吡咯烷酮羧酸钾6份、聚酰胺蜡微粉5份、三乙醇胺3份、碳化硅3份、硬脂酸锌10份。
所述的耐腐蚀医用橡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重量份比,将异戊橡胶、氟硅橡胶和丁腈橡胶混合升温至130℃,再依次将白芷油、吡咯烷酮羧酸钾和聚酰胺蜡微粉加入其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三乙醇胺、碳化硅和硬脂酸锌混合均匀,后出料至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所述耐腐蚀医用橡胶。
实施例3
一种耐腐蚀医用橡胶,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异戊橡胶16份、氟硅橡胶6份、丁腈橡胶3份、白芷油1份、吡咯烷酮羧酸钾3份、聚酰胺蜡微粉2份、三乙醇胺2份、碳化硅1份、硬脂酸锌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贝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88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