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钢轨矫后断面规格通长均匀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0009.6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8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陶功明;朱华林;王定勇;张岩峰;李春平;李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B21B3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杨长青 |
地址: | 617067 四川省攀枝花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钢轨 断面 规格 均匀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钢轨矫后断面规格通长均匀性的方法,降低轧制后钢轨的轨高、头宽、底宽周期性波动,提高钢轨质量。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步骤一、测量钢轨轨高、头宽、底宽并计算最大波幅;步骤二、确定水平辊和立式辊的数量,水平辊和立式辊的数量为1~3对;步骤三、计算钢轨的轨高、头宽、底宽的最大变形量;步骤四、确定轨高、头宽、底宽的控制尺寸;步骤五、设置水平辊、立式辊的孔型控制尺寸,再将钢轨通过水平辊、立式辊来改善其通长均匀性。本发明不仅考虑了钢轨本身的轨高、头宽、底宽的波幅,而且考虑了不影响钢轨性能的最大变形量,还兼顾了三者变形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使钢轨断面尺寸通长均匀性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钢轨轧制后的断面尺寸的方法,尤其是改善钢轨的轨高、头宽、底宽通长均匀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钢轨在轧制之后,钢轨的轨高、头宽、底宽在长度方向上存在波动,波动可分为头尾差异波动和周期性波动,头尾差异波动是受到头尾温差,进出钢不同速度及状态,张力变化等因素影响造成的,基本难以控制,是钢轨生产的常态。周期性波动是由轧辊偏心度、矫直辊偏心度造成,可通过轧辊和矫直辊的调整进行改善,通常情况下,轨高的波幅在0.8mm左右,最大时可达1.0mm;底宽波幅在1.2mm左右,最大时可达1.4mm;头宽的波幅在0.8mm左右。
钢轨通长均匀性影响列车运行稳定性、舒适性、焊接可靠性,因此,降低钢轨轨高、头宽、底宽的周期性波动的波幅,改善钢轨通长均匀性,是提高钢轨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当前钢轨生产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钢轨矫后断面规格通长均匀性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改善钢轨矫后断面规格通长均匀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量钢轨的轨高、头宽、底宽并计算最大波幅
测量钢轨的轨高、头宽、底宽,其中轨高、头宽、底宽的测量值均至少为两个,再
计算轨高波幅:Δhgg=GGmax-GGmin,其中GGmax为测得的最大轨高,GGmin为测得的最小轨高;
计算头宽波幅:Δhtk=TKmax-TKmin,其中TKmax为测得的最大头宽,TKmin为测得的最小头宽;
计算底宽波幅:Δhdk=DKmax-DKmin,其中DKmax为测得的最大底宽,DKmin为测得的最小底宽;
步骤二、确定水平辊和立式辊的数量
水平辊的数量为1~3对,立式辊的数量为1~3对;
步骤三、计算钢轨的轨高、头宽、底宽的最大变形量
轨高的最大变形量标记为λgg,头宽的最大变形量标记为λtk,底宽的最大变形量标记为λdk,并按下式计算:
其中:δ为需要处理的钢轨的强度,δ0为材质为U75V钢轨的强度;上式中a、b和c为计算常数,0.1mm≤a≤0.3mm,0.1mm≤b≤0.3mm,0.2mm≤c≤0.4mm;
步骤四、确定轨高、头宽、底宽的控制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00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