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跑合试验的监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0229.9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6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永远;许章亮;黄小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柏森松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交大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试验 监测 设备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轴承跑合试验的监测设备,包括用以装设工控机的试验监测箱和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监测箱的箱体表面设置有用于连接中空机械臂末端的万向支撑装置,中空机械臂的前端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的信号线穿过中空机械臂内部与工控机电连接;所述工控机的显示器设置于试验监测箱的箱体上表面;所述中空机械臂为部分柔性管。该设备有助于工作人员直观、简单地掌握轴承跑合试验的异音状况和其他安全状况,布局紧凑,集成度高,占地空间小,便于移动和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轴承跑合试验中监测轴承跑合情况的设备,属于轨道交通安全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轨道车辆向高速重载方向的发展,车辆产品的制造质量越来越受到车辆制造厂、车辆运用部门,甚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轴箱装置作为车辆的关键部件,其制造、组装质量直接关系到车辆高速运行时的安全性,其核心为轴箱轴承。轴箱轴承主要结构由外圈、内圈、滚子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内圈通过液压过应力与轴径进行过盈装配,运行时与轮轴同步旋转;外圈被安装在轴箱或轴承座孔内,起支撑车体的作用;滚子位于内圈、外圈之间,当内圈与轮对一同旋转时,外圈保持不动,滚子与外圈、内圈产生滚动摩擦,使其一方面绕其轴心自转,另一方面绕内、外圈滚道滚转。滚子的尺寸与个数决定了轴承承载力,保持架通过分割滚子使其各自位于均匀间隔的位置上,防止相互碰撞摩擦,能够确保各滚动体独立运动。铁路客车轴箱轴承为分体式轴承,在组装前为分体状态,组装时依次进行内圈组装、外组件组装、注脂、轴箱体密封等工作,其组装作业相对于整体轴承较为复杂,若组装状态不良,或产品自身质量存在缺陷,极易造成轴承故障。
轴承跑合试验是按照国家标准《铁路货车轮轴组装、检修及管理规则》,模拟轮对运转情况的试验。在一定条件(转速和时间)下,对使装车前的货车轮对进行跑合,使润滑脂涂布均匀,并检测轴承的温升、振动或异音情况,以此来检验轴承的生产及组装质量。轴承跑合试验有助于防止因轴承生产及组装质量问题,而引发的轮对运行早期的热轴、燃轴事故,进一步完善了对轴承生产及组装质量的检测,对于铁道车辆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分体式轴承的最终组装工作由轴箱组装单位完成,而非轴承生产厂家进行,为验证轴承自身及组装质量,分体式轴承组装后须进行跑合试验。轴承在跑合的过程中主要有四种特征频率段的声音,主要是保持架特征频率、外圈的特征频率、内圈的特征频率和滚子的特征频率,当轴承的上述的某一地方发生故障时,会导致其频率幅值发生变化,产生异音。异音信号为轴承的故障声音信号,包含轴承的缺陷信息,通过对异音信号的检测和分析,可以直观地判断轴承的生产和组装质量。
对于跑合过程中的轴承异音检测,目前的方法是人工倾听检测,结果判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检测数据没有准确的量化评价结果。另外轴承跑合现场不可避免地存在外界声音干扰,且跑合试验台运行及合格轴承跑合本身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声音,因此人工分辨轴承异音也有一定的难度,需有一定经验的工作人员才能胜任。另外,人工检测的原始数据不能保存,对单个工件检测结果不能进行准确的数据记录。轴承作为车辆的核心部件,目前的跑合检测是其组装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瓶颈环节之一,迫切需要一种可以监测轴承跑合试验过程的监测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跑合试验的监测设备,该设备有助于工作人员直观、简单地掌握轴承跑合试验的异音状况和其他安全状况,布局紧凑,集成度高,占地空间小,便于移动和运输。
本发明实现其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跑合试验的监测设备,包括用以装设工控机的试验监测箱和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监测箱的箱体表面设置有用于连接中空机械臂末端的万向支撑装置,中空机械臂的前端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的信号线穿过中空机械臂内部与工控机电连接;所述工控机的显示器设置于试验监测箱的箱体上表面;所述中空机械臂为部分柔性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柏森松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柏森松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02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