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裂插法地下管线更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0561.5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3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鲁金会;贾君;崔同悦;赵雪;詹明杰;王梓任;王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木石金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F16L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9 | 代理人: | 周瑞艳 |
地址: | 10016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插法 地下 管线 更换 方法 | ||
1.一种裂插法地下管线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地下管线的两个井作为施工井,以其中一个施工井为更换起点施工井,以另一个施工井为更换终点施工井,以两施工井之间的管段为施工管段,在更换起点施工井内设置推力装置,在更换终点施工井内设置牵引装置,以牵引装置牵引胀管头自更换起点施工井中的施工管段管道口直线向前挤入施工管段内并破碎所经区间的旧管,然后停止牵引,在胀管头的后面放置用于连接成新管道的短管,以牵引装置继续牵引胀管头向前移动,同时以推力装置推动放置在胀管头后面的短管与胀管头保持压力接触和同步移动,待该短管进入管道内后,停止牵引和推动,在推入管道内的短管后面放置下一个短管,以牵引装置继续牵引胀管头向前移动,同时以推力装置推动新放入的短管与其前方短管保持压力接触并同步移动,并使两短管的相邻端相互插接,待该短管进入管道内后,再次停止牵引和推动并放置下一个短管,依此方式,顺序推动若干短管进入管道并与各自前方的短管插接,直至胀管头从更换终点施工井的施工管段管道口出来,在两施工井之间的管道内形成由短管相互插接而成的新管,所述胀管头的前部呈前小后大的形状,所述短管的两端分别设有适于相互插接的插口和承口,各短管依据相同的方向放置,相邻两短管的插接方式为一个短管的插口插入另一短管的承口,在更换终点施工井内设置牵引装置的方式为:先设置贴附在施工管段管道口周围井壁上的立面护板,所述牵引装置放置在施工管段管道口对面的管道口处,在牵引装置和立面护板之间设置能够承受和传递相互间压力的支撑件,在更换起点施工井内设置推力装置的方式为:所述推力装置设置在更换起点施工井中的施工管段管道口对面的管道口处,且通过推力装置上的固定件抵靠在施工管段管道口对侧的管道口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插法地下管线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管头的前部呈顺管道方向的圆锥台形,后部呈顺管道方向的圆柱形,所述锥筒形前部的最大直径大于、等于或小于需要更换的旧管外径,且不小于所述短管的外径,最小直径小于旧管的内径,所述胀管头的侧面设有或者不设有若干前后延伸的固定的和/或活动的尖锐翼片,当同一周向上设有若干尖锐翼片时,所述同一周向上的若干尖锐翼片沿周向均匀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裂插法地下管线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管头的后部设有短管承接结构,所述短管承接结构包括承接外筒和内承接限位件,所述承接外筒的内壁与所述内承接限位件的外缘之间留有能够容纳短管插入的环形间隙,所述环形间隙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短管的外径,所述环形间隙的内径小于或等于短管的内径,所述承接外筒的内壁上还设有向内延伸的环形挡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插法地下管线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管包括短管主体,所述短管主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插口和承口,所述插口的外壁上设有插接结构,所述承口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插接结构对应的承接结构,所述插接结构和承接结构均包括环形倒牙和环形槽,所述环形倒牙和环形槽的数量分别为一道或多道,所述插接结构上的环形倒牙和环形槽分别与所述承接结构上的环形倒牙和环形槽对应,相互对应的环形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插口和承口的壁厚之和等于所述短管主体的壁厚,由此由短管插接形成的整体管道在插接部位和短管主体部位的管径不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裂插法地下管线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和所述胀管头之间通过拼接式拉杆连接,所述拼接式拉杆由一个或多个拼接用短杆拼接而成,所述拼接用短杆的两端分别设有适于相互卡接的公扣结构和/或母扣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裂插法地下管线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和推力装置分别由一个或多个液压缸组成,用作牵引装置的液压缸的行程不小于所述拼接用短杆的拼接后长度,用作牵引装置的液压缸的行程不小于所述短管的长度,用作推力装置和牵引装置的液压缸设有共用的液压工作站或分别设有各自的液压工作站。
7.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裂插法地下管线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面护板主要由左右两个护板片组成,所述护板片采用能够与井壁贴合的形状,所述左右两护板片的相邻立边相互靠近或对接接触,所称相互靠近是指为作业上的便利两者间留有作业所需的必要间隙,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左右护板片之间均设有所述的支撑件,所述左右护板上分别设有与施工管段管道口对应的缺口,使所述施工管段管道口从所述左右护板的缺口区域露出,所述左右护板片上均分布有若干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木石金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木石金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056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保温管
- 下一篇:一种电缆缚设排管非开挖方法